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求一种微创手术有效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解除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所带来的创伤和可能带来的后遗症。方法对CT检查发现上颌窦粘膜囊肿并有相应症状的28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上颌窦根治术治疗30例上颌窦粘膜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优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结论上颌窦粘膜囊肿应首选鼻内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处理,量化手术操作的步骤要求。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鼻内镜手术资料,操作过程中均一侧采用了鼻腔塑形法、两步法钩突切除术、探查性鼻窦开放法三种操作方法综合应用,另一侧采用一般操作方法(不使用切割吸引器)。比较两种操作方法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以及鼻内镜手术和传统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新方法鼻内镜手术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P〈0.05),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比传统鼻窦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鼻内镜手术操作时,鼻腔塑形法、两步法钩突切除术、探查性鼻窦开放法三种操作方法的综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手术的质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这对手术经验较少的医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鼻内镜术后鼻腔硅胶管填塞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正确评估吸引时机,采取有效的吸引方法,配合使用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的措施,确保鼻腔通畅。结果:减轻了对鼻黏膜的刺激,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呼吸、进食和睡眠,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结论:做好鼻腔内放置硅胶管期间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原因及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方法,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9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后一年以上的随访,治愈29例(74.35%),有效8例(20.51%),无效2例(5.1%).术中并发症大出血3例,眶周损伤2例,术后鼻腔粘连4例.结论:病变去除不彻底,鼻腔粘连、息肉复发及鼻窦口阻塞是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修正术中辨认残存解剖标志,熟练的技术操作,适当的术式、术后处理以及长期随访是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分析鼻内镜手术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9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鼻内镜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柯—陆氏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鼻内镜组的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上颌窦囊肿中,鼻内镜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是首选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式。方法对2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5侧),根据鼻内镜、CT检查,确定肿瘤的范围,采用鼻内镜经鼻切除10例(12侧),经鼻切除同时加上颌窦前壁开窗联合径路肿瘤切除13例(13侧),全部病例随访12~46月(平均23.8月)。结果23例中,术后2例(3侧)复发。1例鼻内镜下去除病灶基底部微波热凝,1例行鼻侧切开鼻内镜下肿瘤切除,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术前根据鼻内镜、CT检查,确定肿瘤的范围,准确的肿瘤分级,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填塞法在老年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6年4月间收治的43例老年性鼻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病例中,仅3例患者无基础性疾病。其中,40例伴高血压,10例同时伴有糖尿病。43例患者中有4例伴有鼻中隔偏曲。上述病例中,出血部位以嗅裂、下鼻道后端、中鼻道以及筛顶为主。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因内镜无法探查鼻腔,先行局麻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下行明胶海绵微填塞。结论鼻内镜下微填塞法治疗老年性鼻出血可准确、迅速查找出血点,根据部部位进行微填塞,减轻患者痛苦,避免盲目填塞造成止血失败或新的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非特异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诊的150例非特异性鼻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治疗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鼻腔填塞治疗,选择一次性成功率、总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作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个月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非特异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明确,可以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减少术中总出血量,缩短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术后鼻粘膜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3个月复发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鼻内镜手术中对血液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分别于诱导前即刻(T0),插管后5min(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5min(T3),记录SP、DP、MAP、HR并计算RPP,记录硝普钠的用量及输液量,并进行术后4h、8h、12h、24h、48h VAS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Fen组T1时点SP、DP、MAP、HR、RPP均高于T0;T2时点SP、RPP均高于T0;T3时点RPP高于T0.Suf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Fen组相比,各时点SP、DP、MAP、RPP均高于Fen组,T1时点HR均高于F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f组硝普钠用量明显少于F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组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高于Su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鼻内镜手术血液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病,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常用的有效手段。医护人员在术前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教育。通过剖析目前鼻内镜手术前教育的方式,提出多媒体健康教育系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速止对鼻息肉摘除术后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速止对鼻息肉摘除术后的止血疗效。方法 :对 46例 (3 0例双侧 )鼻息肉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速止 0 4静脉滴注 ,并与 2 0例 (9例双侧 )鼻息肉应用止血敏滴注作对照 ,观察术后抽除纱条鼻出血情况。结果 :46例中显效 5 9侧 (77 6 3 %) ,有效 1 5侧 (1 9 74%) ,无效 2侧 (2 6 3 %) ,总有效率 97 3 7%。止血效果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速止具有能够更迅速、疗效更确切的止血 ,可作鼻息肉术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道癌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过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中晚期食道癌,不愿意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进行内镜直视下支架的置入术。结果:91例患者置/L97个支架,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结论:内镜直视下食道支架置入是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护士负责术中器械传递和设备调节,配合医生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结果30例病灶病变均达到完全剥离,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于内镜下再次止血。结论医护的良好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保定方言中的人称代词鼻音化的音变现象可能是在发音方法上因产生"逆同化"而影响到其前字的韵使其元音"鼻化";也可能是保定方言词语间附加成分由滋长到趋向失落的痕迹在语音上的保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EVL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EVL治疗(EVL组),另一组接受持续药物治疗(奥曲肽组),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特征,支持治疗或一般治疗无明显差别;EVL组较药物治疗组有明显高的控制止血率和低的再出血率,EVL组止血率为96%,而药物治疗组为74%(P〈0.05),再出血率EVL组8%,药物治疗组38%(P〈0.01)。结论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声母是鼻音和边音的两类汉字的形音义的逆向梳理,发现鼻音和边音汉字的造字规律是:凡声母是鼻音的文字,该字的元初意义所指称对象都跟人有关、或就是人本身的称代意义;凡声母是边音的文字,该字的元初意义所指称对象都是动植物或抽象行为、事物、条形物.  相似文献   

17.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鼻浊音"是现代日语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还有"ら抜き言葉"、外来语、敬语、年轻人用语等问题。语言的变化一般来讲首先从年轻人开始,这种变化如果具有合理性,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逐步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