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欣 《文教资料》2007,(31):25-26,24
《旅程》是英国现代杰出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文的故事非常简单:小女孩凡尼拉由于丧母而被父亲交给奶奶抚养,年迈的老奶奶到码头接孤女渡海回家。曼斯菲尔德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准确巧妙的意象运用以及精心选择的叙述视角和叙述语言,在简单的表层文本下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爱会引导我们平静地渡过生命的轮回。本文拟就作者对上述写作技巧的出色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玛丽·雪莱的传世佳作《弗兰肯斯坦》被文学界认为是最杰出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本文试图从该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结构以及语言和象征意象的角度解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颂》集中体现了盛可以小说的狂野风情,表现为语言妖冶华美而劲健犀利;情节单纯凝练而起伏跌宕;人物个性张狂,情感炽热。叙述中多重视角灵活转换,具有相互审视与辩驳的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4.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JoyceCarolOates)的小说《在那一年的秋天》展现了她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一爱情的失落与死亡。以往的评论多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其艺术力量,本文则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着重从叙述视角转变的角度讨论男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先让男主人公“缺席”,对其形象预设一片空白,从而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使其有继续阅读的冲动。随即借助女主人公的叙述视角切人,对空白进行“填补”,逐步建构出男主人公的形象。紧接着作者又改变叙述视角,从男主人公的儿子的眼光中彻底解构之前建立起来的男主人公形象,还原其真实面貌。小说以“解结式的打结”方式结尾,留绘读者无穷想象、思索与回味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秦腔》中始终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叙述者,显性叙述者是疯子引生,他的功能是描述清风街泼烦无聊的日常琐事;隐性叙述者起到补充叙述的功能,完成发生在清风街的重大事件的叙述.从而弥补由于疯癫叙事而造成的主题肤浅荒诞。小说通过缺乏典型性格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一个凝缩的、典型的、特定时期的农村图景.以此承载作者对中国农村转型期存在状态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跳出从乔治·艾略特自身经历与小说的关系、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传统研究的窠臼,通过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述时序的叠合、叙述距离和节奏的变化、叙述视角和人称的转换三个方面揭示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策略,挖掘出潜藏于小说《织工马南传》表层结构下的多元复合叙述模式,彰显出乔治·艾略特的叙事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谢丽 《英语辅导》2014,(4):202-204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最后一部作品,该小说继承了作家的一贯风格,典雅精致,深受世人的喜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多种叙述视角转换的手法--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小说人物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巧妙的视角转换有利于塑造人物、制造悬念、展开情节,加深故事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作品更具审美特色和阅读情趣,体现了作家对人情世故的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对英美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她的短篇小说《幸福》和《金丝雀》为例,从叙事视角、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解读《金色笔记》独特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叙述学和修辞学的研究成果,从多重复合视角、隐含作者、叙述话语、叙述结构、梦境与象征等几个方面解读《金色笔记》独特的叙事策略,期待能揭示小说文本内部的基本建构,以及这些表现手法深化主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广告如同其他文体一样,存在着叙述的问题。广告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而叙述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或多或少的干预叙述过程,调节与读者的叙述距离以便更有效的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话语隐藏意识,这是批评话语分析的共识。从词汇、句法、语篇多个层次的视点选择出发,运用叙事视角理论,结合具体的语料,分析了话语中性别意识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本文主要结合色彩、剪辑、声音等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层次、叙事视角、叙事基调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叙述视角的讨论是20世纪小说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明显带有视角探索的倾向.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从客观式的叙述视角、视角越界两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并上升至哲学现象学的角度,挖掘其小说内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补玉山居》是一部独具匠心的长篇小说,它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主题上,更归功于整体作品表现出来的叙事艺术。《补玉山居》以第三人称和隐含的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凭借补玉山居这一舞台来勾勒各色人物、反映时代变迁的叙事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叙事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形成了作品冲淡而隽永的艺术风貌。作品深刻地折射出了人类的人性、生活的哲思以及对社会的批判意识等内蕴意义丰富的本质内容,描绘出在时间的车轮下滚滚向前发展的时代面貌。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奥斯卡获奖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由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冒险剧情类型电影,其内容涵盖了人与动物、家庭、宗教、善恶等多重复杂哲学关系,完美征服了观众。本文以叙事学角度从叙述层次、叙事手法、叙述者及叙述视点对该电影进行深入分析以剖析其好口碑和高票房背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背景下出现的新历史小说创作潮流中,创作者对于叙事策略的重视得到了强化。叙事在他们的创作中成为其面对历史的态度和历史意义传达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叙事策略在新历史小说中获得本体论的意义。而其叙事策略四个方面的变化和相应传达出的意义本身也就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是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对观众的控制,实质上是反生态主义的.<可可西里>以朴素的艺术追求和生态关怀叙事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念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