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除了在课堂上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外,还要让孩子有一种“我想读”、“我要读”的心理需要。所以,我觉得要特别关注阅读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说,关注阅读需要也就是把握好阅读的时机。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学生相对而言容易进入境界的几个时机,姑且称之为“当时  相似文献   

2.
一、消除“恐惧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做阅读题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原文难理解,害怕自己做不了……诸如此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懒惰心理作怪,他们大多数喜欢做比较直观的题,做阅读题要阅读比较长的文章,而后再思考、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太麻烦。要消除学生这种恐惧心理,我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相似文献   

3.
汪秀珍 《学语文》2008,(1):28-28
“阅读”,顾名思义,当然要在“读”上做文章。我认为,首先要抓好“诵读”,然后要抓好“精读”。“诵渎”和“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我为何如此聪明》一中说:“我要让别人的思想偷偷越过壁垒——这就叫阅读……”阅读是超越自我、认识自然、融入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就要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效率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标志。阅读技能是影响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优化阅读,就离不开阅读技能的培养。语作为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体,应当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研究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展开充满思维张力的悟意审美,从茫然的“印象阅读”过渡到自由的高效阅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个性化阅读上。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赵秀娟 《天津教育》2013,(13):107-10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阅读,有效地开展阅读{舌动,注重阅读延伸,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积极主动,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目标,尽享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因此,创造适合时代需要的阅读图式、阅读氛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让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阅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引导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关键 “如何使阅读课上得生动有趣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备好课很重要。为了使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兴趣,我打破常规。没有在第一节课大谈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方法什么的,而是讲了“伟人是如何阅读的?”“阅读是如何开启伟人心智的?”这些会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用伟人阅读的经历吸引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9.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人生离不开阅读,但贵在把阅读变成“悦读”,让阅读的习惯成为“悦读”的嗜好。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要读书”固然重要;悦读,作为一种嗜好,“会读书”更加重要。读什么好,或者说读什么更有益?我以为,当然是美文,而且是“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2.
阅读的意义是建构文本的意义、超越作者的视界、提升读者的素养。阅读的本质是自主阅读和自主应用。要想实现阅读的意义,阅读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内容上,从目前过多重视“写什么”转向重点探究“怎么写”;方法上,从目前过多重视“牵我读”转向重点探究“让我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课内阅读文本,我们要高度重视;相关课外阅读文本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因为课内阅读范围小、变化少,反映不出学生阅读能力,而最能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唯有对课外阅读文本的独立把握与独特感悟。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明确其中真义,生发自己的的独特醒悟,相信不少的老师一直在为此不懈努力。其实,我觉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其规律尤其明显。现罄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雪姣 《江苏教育》2023,(20):11-13+27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主动的阅读,自觉建构个性化阅读经验。在实践基础上,我们提出整本书阅读的一些策略,归纳为“三境”,以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读多写”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但是不是只要多读就一定能提升语文素养呢?如果不注重阅读的方式,可能效果不大。只有注重阅读后的积累、运用,最终积淀、内化成自我的“知识建构”,语文素养才能在阅读中提升。对于“以读促写”的“过程”,要成就初中生写作,有效的“阅读”方式离不开“批注式”阅读、“摘抄式”阅读、“复述式”阅读和“仿写式”阅读。  相似文献   

16.
学会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是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认读能力、理解能和、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品词评句、整体把握章、比较阅读和想象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养成课外阅读时“手到”的习惯,使学生成为“会阅读”的人。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解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问题。在阅读的方式上,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和“顺情”与“逆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依据 (一)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motive to obiective)”的规律 感悟式英语阅读教学依据“从动机走向目的”这一心理学规律,确定阅读对象,安排阅读训练步骤,把英语教学变成一项真正由动机支配的活动。阅读训练方法采取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规律,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策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务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很明显,“阅读’’不仅是要让学生“读”,而且是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思维得到训练、情感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20.
郭秀勤 《考试周刊》2012,(11):35-35
语感就是语言感知能力,是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组织语言进行写作的基础。新课改实施后,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从而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