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老子》一书,联想到班主任的工作。《老子》(十七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人们不知有他的存在,而他的影响又无时无处不在的人,是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其次,是被人们所亲近,赞誉的;再其次,是...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活充满了许多矛盾,因而引起许多问题。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由于有许多问题,所以引起许多忧虑。孔子以为“仁者不忧”,但未达到仁者的一般人还是有忧的;而仁者亦有所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庄子更以为仁者多忧:“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揭》)苗子对人类生活中的问题词比较易优的说明,他说:“人主而和部,饮而不得则不能无米,来而无巨星分弄则不能不争。令则乱,乱则穷。”(《日…  相似文献   

5.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相似文献   

6.
季羡林 《教师》2012,(2):1-1
王国维在他著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又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尽管王国维同我们在思想上有天渊之别,他之所谓“大学问”“大事业”,也跟我们了解的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一段话的基本精神,我们是可以同意的。  相似文献   

7.
姜太公(约公元前1200-公元前1100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可见他是古代的山东人,家住海边。《博物记》说:“(西海)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尚存。”《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日照,即西汉的海曲县,东汉的西海县,古称东吕乡,可见姜太公原籍日照。今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村,旧有太公祠、姜公台。棘津,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  相似文献   

8.
酒酸不售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1),升概甚平(2),遇客甚谨③,为酒甚美,县帜甚高(4),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⑤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⑥,而构迓而之⑦。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也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⑧,大臣为猛狗,迎而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⑨,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题目为译注者所加。)[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家什很公平,对待顾客很有礼貌,他做的酒也很好喝,酒幌子…  相似文献   

9.
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中对《论语》的解读,笔者认为有失偏颇,在此略述一二,敬请同仁辛旨正。 一、解读背离文本。有失知人论世 文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段话的意思文中是这样解释的:他(孔子)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  相似文献   

10.
爱屋及乌     
《初中生必读》2011,(7):40-40
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都城朝歌、建立周朝后。问军师姜太公:“怎样处置商纣王遗留下来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兼爱屋上之乌(连带爱上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恨一个人同时也应憎恨他的随从家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北京的古迹有十三陵,南京的古迹有明孝陵,这都是明代皇帝的坟墓。那么,皇帝的坟墓为何称“陵”呢? 实际上,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也都只称“墓”而不称“陵”的。《尚书·太甲上》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注:“桐,汤墓地也。”)又说:“营于桐宫。”(注:“经营桐墓,立官,令太甲居之。”)意思是说,太甲做了国君,很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先王汤的墓地,在那里营建行宫让大甲居住。这说明商朝君主的坟墓称“墓”而不称“陵”。《周礼·春官》也说:“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  相似文献   

12.
[原文] 昔者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②。”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元顾弟子曰:“门下③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之籍④。”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下⑤,而航在一汜(6)。使善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7)有伎(8)能之士。 (摘自《淮南子·道应训》) 【训练】 1.下列句中的“而”与“人而无能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 B.而航在一汜 C.一呼而航来 D.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下列句…  相似文献   

13.
《殽之战》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之战》末段,秦穆公引咎自责的一段话,标点解释一向颇多歧见。关键句子的意义,通常的、权威的说法是:①“不替孟明”:不撤去孟明的职务。②“大夫何罪”:孟明等人有什么罪?③“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孟明的一次过失而抹杀他...  相似文献   

14.
李应怀 《甘肃教育》2011,(20):32-32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丧失“感恩”之心的人,他的人生会是一片苍白;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世界将会变得光怪陆离;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他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和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这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李翠华 《教师》2008,(4):80-81
记得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称为《诗》。在孔子的眼中,《诗》是具有多种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的教材。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并称他的教育工作是“兴于《诗》”(论语·泰伯)。他说过一段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关于“兴”的内涵,尽管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宋代学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人教版2006年版)《说“木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7.
周全华 《上饶师专学报》1992,12(2):72-73,93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41年(1613),卒于清康熙21年(1682。他所撰《日知录》是一部“具有时代解放意义的成功的作品”(侯外庐语)。《日知录》之作,炎武自谓“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弟子潘耒庐《日知录》说:“《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剳记,久之而类次成书者。  相似文献   

18.
感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之精髓,我国古今教育家都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下面,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一、乐知好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习为快乐之事,是“感悟”的前提。孔子是最早提出乐知好学思想的教育家。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主张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好学”、“乐学”。他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他的学生贫而“不改其乐”,“学而不厌”。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多方善诱导”,“…  相似文献   

19.
《说苑·善说》载《越人歌》,以楚语译之。歌末二句云:“山有木兮木有技,心说君兮君不知。”古来学者多能指出“山有木兮木有技”乃用兴。今读《越人歌》,觉得此句实乃以谐声隐语之法,抒发“说(悦)君”之意。今按:“山有木”之“木”,盖谐音“慕”,而意同“说(悦)”;“木有技”之“枝”,盖谐音“知”,而意亦同“知”。以此说读《越人双》,则所谓“今夕何夕兮事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告辞耻,心几顿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云云,诗意贯通,而“一榜世越人犹得”与鄂君子…  相似文献   

20.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不仅是这位古代圣贤“道”和“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修身养性的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