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20世纪末改革开放开始,学术界逐渐关注市民社会理论。将来自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社会与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首先简要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以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然后探寻了市民社会理论对法治的生成、发展的深刻影响,最后对中国法治道路的模式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比较东西方文化的时候,“市民社会”(civilsociety)①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以它为线索可发现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间的一些重大差别,并对我们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西方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用法有较大的歧义。所以在本...  相似文献   

4.
从中西方“规则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国和西方公司治理的不同理念或不同模式,为中国公司治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论文首先阐述中西“规则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随后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规则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治理实践;然后阐述基于中国“规则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模式;接着对两个有代表意义的案例——美国安然事件和中国国美事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美国公司治理改革实践,阐明西方公司治理理念与改革给中国公司治理的若干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5.
徐琰 《科教文汇》2009,(3):232-232,235
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胤瑾 《科教文汇》2008,(36):242-243
1926年,穆木天和王独清的两篇相互应和的文章《谭诗》和《再谭诗》以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理论为参照,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象征主义诗论,开启了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理论先河。由于当时社会精神的现实需要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个人气质秉性的影响,他们在接受过程中有自己的选择和扬弃,因此和西方象征主义相比,他们的象征理论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点,本文从“暗示”、“音乐性”和“艺术与社会”三方面论述其接受与变异的“本土化”建构。  相似文献   

7.
在逻辑理路上澄清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的互为因果性的关联机制,并在充分阐释采用知识图谱研究范式解析中国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的正当性基础之上,使用SPSS与Ucinet对超过2000篇以“社会风险”和“社会信任”为篇名或关键词的中文文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在现实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问题的主要来源、发生领域、主要类型等方面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国社会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在类型、特征和性质等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据此提出,中国政府应优先建立“制度的信任”,才可能有效化解以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所意味着的持续增加的社会风险,从而保持未来中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建构和管理政策选择的理论前提。“和合人”是立足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反思西方管理人性观和因应时代变迁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和合人性假设是“经济人”与“社会人”、“工具人”与“目的人”、“理性人”与“情感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现实人”与“理想人”的和合化生。和合人性假设为当代管理理论的融合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建构奠定人性基础,为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会通确立思想前提,在当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理性国家学说是以自由意志为出发点,通过批判社会契约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进行构建和论证的.在黑格尔看来,古典社会契约论以绝对个人主义立场为出发点,通过契约方式构建起的国家,只能是作为维护个人权利的纯粹工具而存在,无法揭示和把握市民社会的现代内涵和国家的伦理价值.黑格尔把国家问题置于“客观精神”的叙事位置,提出国家是最高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必须通过自我扬弃,上升到国家阶段,才能实现个人利益的特殊性与国家伦理的普遍性的统一,这也是社会政治学说本身所具有的哲学的理论旨趣.黑格尔坚持普遍物对特殊利益的优先、国家对市民社会优先的高远理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劲泰 《科教文汇》2007,(10X):180-182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这个问题:一是“公共性”的文化内涵本源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从古希腊城邦社会一直到欧美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久远的延续性;二是深入解读“公共性”在现实中的功能及应用,同样离不开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以公共性视域分析中国与西方公共管理的特征,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卞志勇 《今日科苑》2010,(12):32-32,34
西方在近代社会形成之前,曾存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市民社会,即古典城邦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城市市民社会。这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根本差异性,其原因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杨珊珊 《科教文汇》2009,(35):233-234
市民社会理论是完善民主政治的重要理论。西方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新生力量,对本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我国,社区对政府政治的影响力还相当薄弱,这和我国强大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市民社会和城市社区相关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和矛盾,并对加强城市社区政治影响力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叶少斌 《科教文汇》2014,(29):119-120
五四前后,在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鞭笞声中,中国的西方戏剧汉译达到了一个高潮,并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场域“话剧”。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资本”这一概念为这一时期外国戏剧汉译提供了全新的阐释视域。  相似文献   

14.
邵芊 《科教文汇》2007,(10Z):216-216,222
文章由中国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的“墙”现象发展开来,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其负面影响、西方规划理论与“墙”现象的冲突,由此可看出西方规划理论在中国全球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法如何能够合理的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状态中良好的运行,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分析的问题.通过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作为分析工具,以便洞察民法在现实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机理,证明其理论能更合理的爬梳和解决现行社会下民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政务电子邮局系统年底前将开通、市直机关、部门的邮件系统都将统一在“@gz.gov.cn”的基本域名下,并以统一的形象对市民和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的深度把握,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理论的借鉴。它推动了“科学技术批判”超越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走向“批判的解释学”,为考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特别是揭示当代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批判工具。在他看来,“非政治化”是科学技术异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表现。因而,任何“科学技术批判”都应当转向对这种“非政治化”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这也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18.
李超 《科教文汇》2009,(34):224-225
在政治哲学史上,市民社会理论的传统是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由西塞罗扩展、深化,形成了独特的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古典市民社会理念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思想。研究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对我们研究市民社会理论,把握其理论内涵,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内涵上,可分为“政治范式”、“经济范式”、“社会范式”三个范式,三个范式的界定仅仅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理论概括,并不具有排他性,每个范式不只是指政治或经济某一单方面,而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的、社会认同趋向的上、社会评价标准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史与国内现实和国际大背景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用科学哲学的方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时段的内在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逻辑有新的透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共管理学已经完成“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特色道路”的转变,逐渐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转型。然而,中国公共管理学距此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从“中国特色”看,仍面临着中国特征难辨和西方理论占据主导的困境;从“世界一流”看,面临着公平与效率“单一”与“统一”价值追求难以解释三维世界、政治与行政“分离”与“合并”结构缠绕交织的困境。为促进中国公共管理学坚实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中国公共管理学要凸显党领导下的人民治理实践、创建党领导下的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推进公平与效率“单一”“统一”“单一与统一结合”的三元价值追求、保持政治与行政“分离”“合并”“分离与合并集合”的三维协调。这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