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楼培 《寻根》2007,(6):84-87
钱钟书先生腹笥之丰,文笔之美,古今罕匹,其著述中卓荦大者已汇集成册,流布于世。三联版《钱钟书集》,皇皇巨著,凡十种十三册,嘉惠士林,泽被后学,固不待言。然“集”而未“全”,难免为人“求全责备”。如钱先生妙语隽永的书札一概未收,实在让企慕仰止的“钱迷”们感喟遗珠之憾。据说“按照原先的筹划,《钱钟书集》本拟推出书信卷。  相似文献   

2.
北京三联书店是以出版发行生活、新知图书名的,古代汉语读物的编辑出版自然非其优势强项。1995年该店刊印《槐聚诗存》,差错率居然高达万分之二十,挨了批评家一顿笑骂。(详见赵玉山《槐聚诗存勘误》,《钱钟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996年版)这家书店一不做,二不休,又干了桩我们现在还得惊讶为规模弘大的工作——编辑出版《钱钟书集》!  相似文献   

3.
1945年,钱钟书摒挡一切,躲在上海的小阁楼里,以每天五百字的精雕细琢创作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时的钱钟书,年方37岁,已经出版过一册自费印行的旧体诗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出当世文人的诸多窘状,对混沌人世的悲观锉杀不尽他善噱多趣的情性,虽然在方鸿渐的侃侃而谈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的影子,但是,冰雪聪明的钱钟书在他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生命阅历里,却冷静地嘲讽了他所熟悉的生活。《围城》诚然不朽,却成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绝笔”,以作者熟悉的中国文化学术…  相似文献   

4.
卞孝萱 《寻根》2007,(1):111-113
《槐聚诗存》有《赠乔大壮先生》诗。学生来寒舍,提出两个问题:(一)乔大壮是什么人?钱钟书对唱和的友人,如冒叔子、陈式圭、郭晴湖、徐燕谋、张挺生、滕若渠、许景渊、吴亚森、龙榆生、郑海夫、张荫麟、宋悌芬、周振甫、刘大杰、苏渊雷、向觉明、王辛笛、江骏卿、陈百庸、许大干、马先之等,均不称先生,为何对乔大壮尊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樓培 《中国文化》2012,(1):132-141
吴宓(雨僧,1894-1978)先生《空轩诗话》有云:"始宓于民国八年(1919),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同样在1930年代,吴先生于清华园藤影荷声馆里又说:"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此话在超过一甲子  相似文献   

6.
錢钟书(1910~1998)故居坐落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该巷原名“七尺场”,现称“新街巷”。在标有“30号”门牌的一幢旧式民居墙角左右两边,仍各有“钱绳武堂”4个阴刻红字的花岗岩界石一方。粉墙黛瓦、竹丝镶门、修竣的钱钟书故居,仍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依照原尺寸修复的6扇竹丝板门两侧悬一幅“文采传希白,雄风经射潮”的对联,表现钱家“诗书传家”  相似文献   

7.
季蒙 《东方文化》2001,(6):120-125
钱钟书先生死了,引发人们很多感想。20世纪80年代学十年,钱氏的声望如日中天,那时候他被视为中国学问最宽博的人。只是到了90年代,钱先生才不再独领风骚了。这是因为像陈寅恪、胡适、周作人等一帮民国时的学人又重新被请出来,相形之下,钱热冷却了不少。我想这里面的原因还是简单的,主要因为知识阶层对思想的关切盖过了对单纯艺的关切,90年代的很多青年学人就是转哲的,他们也都是从80年代过来  相似文献   

8.
公序 《东方文化》2000,(1):122-124
  相似文献   

9.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仍然活在人们的心里。刚刚离我们而去的钱钟书就是那种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的人。他用生命为不朽再次作出了发人深省的回答。钱钟书一生不慕名利。国内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国文化名人录》,钱先生...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中文学术著作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此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选取《易》、《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多部中国古代典籍,分列条目,逐一评点,而各条目之间并无系统的结构和明显的逻辑联系,看来似乎是传统笔记的写法。但此书又打通中西,旁征博引,不仅引用中国历代各类著作,而且从西方典籍中采取可资借鉴参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我從1979年開始研究董仲舒,到現在三十多年了.我有一些體會與感想.現將其中最主要的列出,請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黎嵩按:卞孝萱教授於二○○九年九月五日遽歸道山,本文竣稿於七月末,經先師手訂,爲最後之遺著.謹誌,以寄哀思. 我們在無錫市圖書館古籍部閲讀了<錢氏宗譜>影印本.該譜扉頁題"光緒辛巳歲重輯","錢氏文林公支宗譜","義莊藏板".卷首<目次>又題"錢氏湖頭宗譜".上卷八卷,首一卷,錄譜序、像贊、圖考、碑記、墓案、墓誌、傳狀、壽序、塋圖等文獻.下卷十一卷,首末各一卷,绿各分支譜牒.上下卷之板刻字體,均有纖細及寬大方正兩種分别.字體纖細者版芯題有"錦樹堂"三字;字體寬大方正者則無,據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三德支聯名共識,推知該譜字體纖細者爲北錢意香宗長所刻,字體寬大方正者爲三德支所刻.  相似文献   

14.
汤伏祥 《寻根》2007,(1):46-53
在辛亥革命期间,曾有不少外国记者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站在相对“中立”和“超脱”的立场上,审视这段历史,报道这一历史事件,评说其中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参考。丁格尔就是其中的一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丁文  甄春亮 《世界文化》2005,(10):25-26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让妻子的眼睛彻底失明了,她的世界从此陷入了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16.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在进行文学性的针砭之际,还融入了毛宗岗对文人文化的关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评点中以历史对应现实而论及当时社会文人风雅生活情态,二是在评点中表露了对当时社会文人德性失落的焦虑,三是对当时社会"文人无用论"的反思与辩驳.其中尤以最后一个层面最具有文人文化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17.
巫瑞书 《寻根》2005,(1):128-132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奇异的现象:著名的景观(主要为名山胜水或具特殊意义的地名),往往缘于某些需要而不时迁移。因而,常常出现景观易址,异地同名。大家熟悉的“衡山”、“会稽山”、“九江”、“郢”,以及较为陌生的“千家峒”,等等,皆是。  相似文献   

18.
Just before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 on October 1,"See China at Shanqhai World Expo" an Exhibition of the Beninese Female Photographer" was opened at China Culture Center in Beni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Day of Benin a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the exhibition is part of the"Beautiful Nations" exhibition series. Chinese Ambassador Mr. Geng Wenbin, Beninese Minister of Culture, Illiteracy Eradication and National Language Promotion, Director of the Benin Pavilion a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as well as more than 200 distinguished guests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