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薪 《新教师》2023,(12):55-56
树叶吹奏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树叶吹奏融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可以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一项新的音乐技能,提高其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语第二册中《说“木叶”》一存在两处纰漏。其一。材料与观点不一致。该为了论证古代诗人在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观点,先后引用了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  相似文献   

3.
认真反复品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见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再仔细翻检古代诗文,则会发现其中似有一些明显疏漏。笔者不揣鄙陋,在此列举浅析,敬请方家指教。第一,行文表述失之严谨。且看原文:“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见第2段)“‘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见…  相似文献   

4.
在口琴教学中,让学生吹会一首乐曲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学生富有感情地处理好乐曲。在平时的口琴吹奏训练中,一般师对乐曲的音准及吹奏时值的长短上指导得较多。当然,这些是用口琴吹奏乐曲的最基本的条件。但要使学生吹奏出感人乐曲,必须讲究气息控制的指导。1.缓慢。对于情绪舒展优美的乐曲,在气息的控制上要突“缓慢”两字。这样吹出来的旋律才连贯、流畅、有起伏,富有感。具体来说,在演奏吹音时要在吸气状态下将气息缓慢渐地、平稳持久地呼出,不能把气息吹得太“冲”,太“急”,因为这吹出来的旋律是颗粒性的,干巴巴,没有音乐…  相似文献   

5.
记得初次无意中翻看到杜甫的《登高》时,深为其中的两句诗所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木”可“落”么?是木头人从天而降吧?有可能吗?当然是落叶啊!那怎么还用“落木”?不过,细细地品味,发现这句特别有诗味。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讲解了一下,但我仍是不解。及至后来学了林庚的《说“木叶”》,我才对“木叶”有了新认识。林庚费了近三千字来写的这篇文章,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说“木叶”二字因具有疏朗萧条、枯黄干燥的艺术特征而优于“黄叶”、“落叶”、“树叶”,因此各朝诗人争相套用甚至活用之云云;而“落木”更是绝妙…  相似文献   

6.
为让孩子们做树叶贴画,为口语交际“怎样做树叶贴画”作准备,我趁午休时间带领孩子们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收集树叶。正值秋天,一阵风吹过,梧桐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我们的头上、身边飞舞着,真是美极了!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说说这美丽的秋叶呢?我问孩子们:“梧桐树叶美吗?”孩子们兴奋地齐声回答:“美极了!”我又问:“它们是怎样落下来的?”  相似文献   

7.
《说“木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经典,文中林庚对我国古典诗歌里“木叶”及相关意象作出了精细的美学辨析,以此阐明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篇充满诗意又富于理趣的美文。  相似文献   

8.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师:从题目看,课文写的内容是……生齐:木叶。师:文章选自《唐诗综论》,"说"的是木叶,而且"说"得专业,预习课文时是不是觉得不好理解?(生点头)师:那就让我们化繁为简,一步步走进文本。哪位同学先说说文中"木叶"的字面意思?生:树叶。  相似文献   

9.
一、温故知新,课前复习1.复习音阶师:愉快的音乐课又要开始了,看到你们真高兴!你们学习竖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谁愿意给大家讲解一下吹奏竖笛的姿势和吹奏方法?生:身体坐直。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孔堵严,轻轻吹,发"tu"的音。师:现在给大家10秒时间自由吹奏唱名"do"。(学生自由吹奏唱名"do")师:我们一起把音节吹奏一遍。(教师弹琴,学生吹奏)2.展示吹奏师:下面我们来复习两首歌曲《秋天来到了》和《我有一  相似文献   

10.
林庚先生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文中引文很多,乍看上去,似乎繁琐、深奥。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感觉像有一个有魔力的线团,引着你走向豁然开朗。这个神秘的线团,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的“问”:疑问、反问、设问,它们仿佛一个个路标,标志着作者思路的推进方向,引领着读者走向一个个答案的“驿站”。问题之间相互传递,互为照应,环环相扣,十分缜密。下面,不妨将文中的“问”展示给大家,看看作者是怎样让我们顺“问”…  相似文献   

11.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少数民族的一首著名诗歌,我国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历史两科都将这首诗歌收入教材。但是关于这首诗歌出自那个民族,两科教材的说法却不一样。语文教材说:“这首诗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是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而历史教材却说:“鲜卑族的《敕勒歌》优美和谐,广为流传。歌词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注释中又说:“敕勒,北魏时北方的一个部落名称。”  相似文献   

12.
何亚福 《师道》2002,(9):55
隔壁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来向我请教几道算术题,我趁她在做算术作业时,随手翻了一下她的语文作业簿,一个造句练习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兴:春天到来了,一朵朵鲜花高兴地绽开了。”多么形象的句子!令我惊愕的是,一个红色的“×”打在这个句子的末尾,还有老师要她“重造”的批语。翻过另一页,我看到了小女孩重造的句子:“高兴:小明考试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有的进化成其他生物的身形,有的会着意变形变色,达到以假乱真、欺骗敌眼和保全自己的目的。木叶虫 木叶虫以食嫩叶为生,它常常栖息在草丛和树林中。为了迷惑和躲避天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木叶虫进化形成了奇妙的体型和惊人的保护色。无论怎么看,它都酷似一片树叶,足以骗过捕食者。行走时,木叶虫会来回摇摆身体,如同被风吹动的叶子。更令人叫绝的是,一些木叶虫身体边缘居然能伪造成被咬的痕迹,咬破的地方形成深褐色,如同一片残缺不全的叶子,更具迷惑性。  相似文献   

14.
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听说晚上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放电影,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我和玉等几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个死党发誓要趁这个“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的机会好好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地消遣一番,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可谓之“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电影者自由时也。”自由时也。”自由时也。”自由时也。”自由时也。”自由时也。”自由时也。”1  相似文献   

15.
一、巧改严诗明代奸臣严嵩当权时,民间有人把《神童诗》头八句改成一首五言诗.原诗是:“天下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改诗是:“天子重权豪,开言惹祸苗.万般皆下品,唯有奉承高.少小须勤学,钱财可立身.君看严宰相,尽用有钱人.”二、树叶和诗唐代诗人颜况在洛阳时,一日和几个作诗的朋友在禁苑中游玩,泛舟河上 从水中拾到一片梧桐树叶,上面用娟秀的字迹题了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颜况也用树叶做了一首,放入水中,“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穿谁?”又过了十多天,有人从水里捞起一片树叶,上面有一首答复颜况的诗:“一叶佳诗出禁城,谁人酬与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三、做诗免税明代江西吉水缙绅解学士七岁时母亲守寡,由于乡吏连连上门催征税捐很急,孤儿寡母深以为苦.小解于是向县令申诉,并就此奉上诗一首:“母在家中守父忧,却叫儿子诉原由.他年谅有相逢日,好把春风判笔头.”县吏以为他的诗是别人  相似文献   

16.
阿达 《新读写》2013,(9):51-51
一首没有歌词的“神曲”《忐忑》突然蹿红,令人始料不及,包括龚琳娜本身。顺理成章,遵循一般商业逻辑,打铁要趁热,获利要趁红,龚琳娜遂与其夫老锣顺势而为乘风破浪,一鼓作气连作几首新“神曲”,什么《法海你不懂爱》啦,《金箍棒》啦,用反复循环的歌词加简单的肢体语言,让人进入催眠状态而“自愿学唱”。哪怕你觉得不胜其扰,但由于神曲具有“自动开启循环模式”的功能,你终因挥之不去而被迫“洗耳”。“洗耳”之后就是“洗脑”——人的本能会让你变得“脑残”:哦,既然神曲只是想让咱们过过嘴瘾,那就不妨练练嘴皮子,“俺老孙住花果山,寻得宝贝如意金箍棒巴嘎棒巴嘎棒巴嘎咦嘎棒……”好,一场‘‘全民洗脑”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树叶喜欢跳舞一到秋天就穿上彩服从树上飘下来寻找舞蹈的场所庭院说:快来吧看我是个多好的舞厅环境优雅而舒适舞池平坦又宽阔叫臀 看,大自然的这个“舞会”,树叶穿上了斑斓的舞衣,风儿担任乐师的角色,吹起关妙的舞西,时而是快三.时而是慢四,最后一曲是疯狂的迪斯科,真是热闹非凡。诗人借助神奇的想像,描画出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风儿说:快来吧看我是个多好的乐师会吹奏多种美妙舞曲能创造最佳音响效果树叶乐了,挤在庭院角落羞羞答答对风儿说吹吧吹吧,就请您当本次舞会的伴奏于是风吹:呼噜噜,呼噜噜树叶轻快地跳起了快三步风儿又吹:呼,呼,…  相似文献   

18.
《说“木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经典,文中林庚对我国古典诗歌里“木叶”及相关意象作出了精细的美学辨析,以此阐明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篇充满诗意又富于理趣的美文。浓浓的诗意林先生本色是诗人,他的研究论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善于将自己特有的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敏感,运用于文艺现象的描述和对诗歌语言的具体分析之中,形成富有诗意的表达。比如:“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钟爱”,就是特别的爱,深情的爱。男女之恋,可说钟爱;伯乐之爱良马,射手之爱强弓,此钟爱也。诗人都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选用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文中引用了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首诗的首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并将其解释为“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似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群文阅读背景下"木叶"这一意象,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深入理解。2.通过"树"与"木"、"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木"的辨析与理解,学生懂得文字背后隐含的文化意味。3.学生能认识到诗词用字的谨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学会认真对待文字,深挖意象隐藏的深层内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以作者的解读为依据,结合古代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