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转型是21世纪最深刻、最基本的变化。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数字技术的更替交织催生新的文化方式与图景。本文以“媒介技术”为经,以“平台迭代”“日常生活”“数字青年”为纬,通过爬梳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概述2012年末至2022年末的10年数字文化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可供性的影响下,一系列超级数字平台的出现和更迭构建了融合互嵌的新场景,并带来了新的文化政治意涵;数字技术高度渗透于“休闲”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与文化的动态博弈形成独特的“圈子”与“仪式”、“亲密”与“鸿沟”、“情感”与“劳动”;中国语境下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以网络流行语、粉丝文化等文化景观连接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研究认为:数字文化研究发轫于数字技术与当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以技术为主线的研究视角更新了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数字文化研究更多地整合了政治经济学视角。数字文化在走向融合的整体性路径中仍生动地体现了在地及个人的“过往和活生生的经验”。作为一个天然的跨学科接合领域,数字文化研究应更鲜活、有力、深入地介入当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后,“先进文化”一词作为一项创新,出现在党内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文化”这个老词汇随之焕发出新的光彩,回归到社会生活的位置上,并成为学者们视域的焦点。得益于党的理论创新,我们在经历了漫长的精神决定论和并不短暂的物质决定论(即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偏激后,终于又开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认识客观,研究问题了。这当中甚至可以包括认识自我和反省自我。(一)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及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层面上的意义的新认识,是提出和发…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文化?学界有颇多解释,不一一列举。从动态意义上讲,文化应该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辩证统一的过程。“以文化人”强调的是传承,是把人化自然的成果内化为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人的学识、修养、品格的过程。“以人化文”强调的是发展,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所以,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文化”造就人,反过来,“人”也造就“文化”,这就是“文”与“人”互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朝着与对立相反的方面转化。“雅”、“俗”文化也一样,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对立后,随着电视媒介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呈现出“雅文化”和“俗文化”相对统一的局面。当然,有些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将二者放置于对立面,还有不少人对电视媒介中“俗文化”的传播提出种种质疑和责难。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细致地、负责任地进行探讨,电视媒介传播完全能走出一条“雅”、“俗”文化彼此兼容、和谐互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传播学内部的门户之争更加复杂化。本文力图从元理论的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与融合的历史渊源,从而为研究媒体、文化和传播三者的辩证关系廓清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人的到来也影响和塑造着一方水土的文化面貌。人的迁移成为一个时期文学现象和地域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一书以“变迁”“变动”为主题,系统考察了人口迁移流动对一时之文学、一地之文化产生的影响,视角全新,解剖深刻,是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文人会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桂林文化城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尤其是广西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研究,但比较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先后有《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桂林文化城…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视文化的研究,人们常常依照创作地域的不同,文化表现的不同,风格面貌的差异,而将电视文化划分为“京派”、“海派”、“粤派”等等分别加以考察、对照,以便透视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划分实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各地电视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使得电视理论研究只能从宏观上进行,笼统地概括电视文化大致的创作规律和原则;而具体到细微的创作特征、风格,就必须进行分地域的考察了。然而,在承认电视文化存留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的同时,也还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电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也在潜移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企业界悄悄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企业文化的热潮,而且方兴未艾,大有蓬勃发展之势。这给我们企业报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是如何认识企业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企业报能够比较自觉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文化”一词是“舶来品”,70年代末期发端于美国,以后相继在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得到广泛传播。我国企业文化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因为商  相似文献   

10.
于春城 《大观周刊》2012,(49):36-36
彩票具有很强的文化功能,不少人认为.让彩票与文化结缘,似乎有些离谱,其实,这是在寻求彩票的本位。从“文化”的释义与彩票的特性中,我们可以解读他们的内在联系。“文化”的广义为“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见。“文化”具有兼容性,彩票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临川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及该市“十五”文化建设成就和“十一五”建设纲要美好前景的基础上,明确图书馆在临川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了各级各类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有力地促进临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阎 《大观周刊》2012,(18):291-292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审视城市文化建设是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视角。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以“文化自觉”为着眼点,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要做到正视历史、把握现在、理性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一份成功的地市报副刊,必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怎样才能做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呢?弘扬地域文化是使地市报副刊具有特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就决定了这方人与那方人的不同,正是这一方的“特殊性”汇合而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遍性”。没...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文化霸权的解读,国内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其是一个表现为单向、强势、带有侵略和殖民色彩的负面词汇。这实质上是狭隘地理解了“霸权”的概念,将不同文化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抵抗”与“敌对”,从而使自身囿于后殖民主义和文化一元论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学。现代文化的文化霸权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霸权虽由统治阶级主导,却有可能在斗争、谈判之中被改受和重构。从这种现实出发,文化研究不再是经典的文学批评,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大众文化的再阐释之上。文化研究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简单排斥。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大众文化的研究代替了对“经典”的研究,一方面则以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第三世界的研究代替了对西方中心论的肯定。文化研究是从西方学院体制中产生的,它说明批评理论更加接近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应当借用文件.研究的巨大成果,对中国文化讲行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和互联网的定义现行的“文化”一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①最通常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②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等。③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作为“教化”的文化,如传教等。  相似文献   

17.
董天策教授的专著《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和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从科学发展观审视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最终研究成果,作为董天策教授主编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是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和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专业之请,在北大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专题的“讲演录”。杰姆逊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在“讲演录”中,向我们介绍了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各种观点和争鸣,并从中有所吸取和创造,希望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使之能够圆满地解释当前资本主义的各种文化现象。杰姆逊在考察资本主义文化时,没有将文化分作不同的门类来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赛博文化”与人类的孤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器用”与“道统”的结合,传播手段一定会“内置”为文化要素;网络文化所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使人类距离“物本”越来越远,因此产生了两种“主体间性”感性孤独将带来感受能力的蜕化,破坏主体的完整存在,影响人的自然质量;网络也会影响人的社会质量,信息崇拜破坏有意义的相对封闭状态,使人类文化失去理性孤独,“速度”将高于“深度”,成为社会智慧主流,包装的文化快餐将更进一步地排挤精致的文化大餐。“文化轴心时代”的学术大师与艺术大师在未来社会很难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