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2007-2010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G—L指数和B指数以及TCL指数从整体上和行业类别上对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高科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共得出三个结论: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存在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程度高.但国际竞争力弱,且国际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对高科技产品竞争力有很大影响;从行业类别上来说各个类别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正向或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模型对中德1996—2010年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ITC5、SITC6、SITC7、SITC8这四类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内贸易,而且中德双边贸易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程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崭新的内容,如公司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等贸易方式的涌现与扩展。准确把握这些贸易发展的动向,对于贸易规模已位居世界前茅、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思考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偏离传统的完全竞争假设,从而导致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诞生.文章通过对Brander和Krugman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的深入分析和扩展研究,揭示各国政府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动因,从而为推动进一步的多边谈判并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综述我国贸易互补性比较优势的研究成果,研究贸易互补性比较优势各类指数之间的隶属和并列关系,并以福建1996-2005年进出口贸易额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峰度等基本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EV iews4进行序列相关分析,通过3种检验方法解释了序列相关程度,说明各种指数的适用性,提出贸易互补性指数作为核心指数并配合其他指数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及运用这一方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本文从对比研究的视角出发,在分析这三种贸易形式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内在形成机制及其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首先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再从理论上论述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时广西与泰国间贸易的影响。井进一步分析广西与泰国贸易发展的走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以广东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间的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说明其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而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成因素——规模经济.最后结合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跃表现,说明我国企业集团化将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战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如果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去。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我国产业组织存在诸多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组织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减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产业组约束,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贸易问题日益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人认为对外贸易总会是一方受损、另一方得益的"零和"关系。随着中美贸易差额近年来逐渐扩大,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美方也借此问题频频向中国施压。这似乎印证了中美贸易终究逃不脱"零和"的困境。其实,搞清楚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实质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试图从"非零和"的角度来认识中美贸易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内贸易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讨切入,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动因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对策,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成为中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而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在此,提出要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中国的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但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从美国数次大规模贸易战的史实出发,分析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动因、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国内外原因,以及中美贸易战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我国应对美国贸易战及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大选进一步确立了民主党在新一届国会中多数党的优势地位,这使得研究国会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关系的必要性提高.本文通过学理与实证的视角分析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国会只是通过国会政治结构放大了公众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制造了国会山上浓郁的保护主义氛围,但鲜有实质性的保护主义法案出笼,这主要是因为其先天具有的否决票制和后天自创的快车道授权.通过考察102届至110届国会对华贸易提案,笔者亦可得出上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两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中印自贸区也将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最大的自贸区,将极大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对中印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以及双边贸易合作的经济效应、影响程度和长期趋势进行分析,而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和趋势预测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直观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史迪威事件在中美关系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当时中国抗日战争、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斗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的发端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西方社交媒体对中美贸易战的态度及关注焦点,本文爬取了贸易战期间Twitter上相关的热门英文推文,对其进行了情感倾向分析和主题建模。研究发现83%的推文带有消极情感倾向且情绪反应激烈;对消极推文的主题建模展示了Twitter用户对贸易战的八大评论焦点,几乎全部围绕贸易战给美国及世界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朗普在贸易战这一经济策略上受到了普遍的批评和抨击,并没有得到民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美人权问题的实质是两国国家利益的竞争。要解决中美之间的人权问题,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不断改善我国的人权现状,倡导通过国际人权组织解决人权问题的争端。  相似文献   

20.
1971—1972年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中美和解带动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也带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巴基斯坦是中美两国建立联系重要的"中间人",发挥了桥梁作用。然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出现了印巴危机进而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在缓解危机、敦促战争停火和撤军的过程中,中美两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沟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