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德深 《福建体育科技》2007,26(1):38-39,4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十运会"福建省代表团田径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福建运动员心理素质欠佳、比赛成绩不稳定,提出科学地运用新训练竞赛理念;强化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加强教练员自身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轮滑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对轮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比赛前的心理特点提出注意力转移法、自我暗示法、调整呼吸法、表象重现法和模拟法等训练方法,为轮滑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链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依此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研究结果发现: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是由力量素质决定的,出手角度是由技术决定的,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是由心理素质决定的。本文从力量、技术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速滑运动的特点,指出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速滑运动员获得运动成绩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速滑运动员所起的作用,提出在兵备一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下,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国华 《精武》2012,(19):14-15
一名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平时的刻苦训练的目的虬是在比赛中可以正常的发挥酋己的水平以至于超常发挥。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会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篇论文研究分析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运动负心理素质问题的方法,使得运动曼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网球比赛是运动员对自身体能、技战术、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除技战术正常发挥,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对比赛的成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南省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赛前、赛中、赛后的一些心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跳高训练实践中,由于教练员缺乏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与评价,忽视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心理训练与心理调控对提高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9.
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形体、身体素质、心理特征、视力、听力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了运动员成绩与身体机能及心理素质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散打运动也在飞速发展。运动员取得好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散打比赛赛前、赛中、赛后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心理素质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并找出克服的方法,从而为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0届田径世界杯女子铁饼运动员年龄与历年比赛成绩的对比分析,结合世界杯女子铁饼运动员年龄特点、项目特点,得出优秀成绩的获得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员的动作表象、训练动机、赛时心理素质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运动自信心对其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对高校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山西省3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进行了调查及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差异,旨在更好的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信心,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以及优异的成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对“情商“进行评定,得出“情商“的高低,也就是理智控制感情,道德规范行为,纪律约束冲动,思维管理情绪的能力,它能在一定程度反应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为有目的地训练和提高“情商“,进而全面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最终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运动员要有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动员一切体力和心智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根据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和带队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要从少年儿童运动员开始,加强对他们个性品质和品德品质的培养。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训练,以及培养适宜的赛前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竞赛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高要求的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充分发挥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杨文波  金玉珠 《精武》2013,(17):23-23,2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法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大型体育比赛时,加强心理训练能否使运动员稳定发挥成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是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能够使学生较稳定的发挥,基本解决了学生在比赛时的紧张、恐惧、信心不足和过度兴奋等现象,但对大幅度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伍珺辰 《健与美》2023,(7):118-120
射击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运动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比赛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射击水平,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本文针对射击运动员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训练方法展开了相应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对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了我国男、女运动员心理能力现存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我国冬季两项运动成绩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