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惠 《小学语文》2007,(5):63-63
一、走进文本,感悟教材美 语文课堂如何设计,首先教师要关注文本,发现教材的内在美。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走得就有多轻松。走在文本的“密林”中.教师是个引路人,应走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2.
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变化的规律性。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发现法,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  相似文献   

3.
发现法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学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发现法”结合到计算机教学中.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学会修改作文,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问题所在,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现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发现学习 ,而不是学生本人盲目地、无组织地去探求和发现。因此 ,这种方法称为“引导发现法”更为确切。所以在“引导发现学习”的过程中 ,不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作用统一起来 ,尽量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训练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方法有所不同 ,发现法可分为 :类比发现法、归纳发现法、直观发现法、学习迁移发现法等 ,教师可由不同的知识结构采取相应…  相似文献   

6.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孩子学习的三大主体,教师要及时地联系家长.鼓励家长多多地赞美学生.要注意三大主体的和谐.千万不要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数学学习要进行合作,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合作中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长处。耐心地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做孩子们最知心的朋友,帮助他们打好小学数学的基础。一、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7.
肖德珍 《中学文科》2009,(5):55-55,77
数学知识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为了更好地把教师“现成的”“教数学”改变成学生“再创造”地学数学,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五注重”.  相似文献   

8.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相反,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创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学生主动提问,即使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也一般是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虽然也去思考了问题,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会逐渐泯灭,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9.
杨少良 《考试周刊》2011,(85):231-231
自古至今,教学方法就走着一条有始无终的漫长之旅,从孔子的“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现在美国的问题法、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教育教学正一步步地走向完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它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这就需要在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要有启发性.教虽无定法,但离不开启发。启发式是一条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现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中学教研》2006,(5):22-23
发现教学法的提倡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他主张“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人们掌握一个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发现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由“消极应付”转化为“积极学习”.  相似文献   

11.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定向奔放,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求异创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数.自己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  相似文献   

12.
徐素梅 《江苏教育》2006,(3B):11-11
目前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不喜欢阅读。其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用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思考,用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性体验.牵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培养的学生。怎么可能喜欢阅读呢?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周先锋 《学周刊C版》2011,(8):164-16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质疑解难、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动脑制订计划,动手亲自实践得出科学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由浅入深地探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4.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是以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发现学习是指一个自学过程,学习者不靠教师的指点。自己形成概念和观念.二者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探究与发现式的学习模式.本文结合三角函数的入门学习与你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与发现.  相似文献   

15.
发现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2005,21(1):29-29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主动地探索,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发现的主体是学生;发现的过程主要是一种“再发现”过程;发现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中有个著名的"迷宫现象":设想一个教师带着一个学生走迷宫。教师对迷宫很熟悉,能很快地在3分钟内走出迷宫。学生紧跟着教师,也在3分钟内走出了迷宫。现在教师站在迷宫外,让这名学生单独进入迷宫,这名学生能不能在3分钟内走出迷宫呢?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名学生在3分钟内走不出迷宫,甚至30分钟、3个小时,他也走不出迷宫。这名学生为什么走不出迷宫?显然,教师带领他走迷宫时,他只是被动地、机械地跟随,并没有在教师引领时主动找到并掌握走出迷宫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数独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18.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问题答案的过程。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将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  相似文献   

19.
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激励下,亲自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成功教学的高明之处在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绝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按教师的意志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绝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学生,但绝不把最终结果全盘端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材的编写要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因此.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是我在落实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