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素描是当今美术学科中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技能。具有独特民族绘画风格的中国画专业也不例外,素描已成为其造型基础训练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中西方绘画意识及造型观念存在差异,导致中国画专业在素描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注重强化体现中国画特点的造型意识,做到中西方优长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史上概括造型过程的概念是写形、立象 ,这两个概念包含了写形求形似、立象为尽意的内涵。中国画的形象是一种提供轮廓线与结构线、要求观者通过联想补充块面而形成的立体形象 ,并非是一种“平面构成”。中国画的形象特点制约着中国画的立意、线条、色墨 ,因此探讨中国画的发展应充分注意象、意、线、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正三造型形象是造型艺术赖以生存的依据,形与象的表现在于造型的方法,它体现了造型艺术的艺术特征。中国画基于写意性艺术观的意象造型原则,在意笔画法的技法体系中体现得最为典型,藤本花卉的画法亦不例外。意象造型,是画家主观意蕴与表现对象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认为,绘画艺术的造型不可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于线条画法不够重视,不懂得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画线条的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认识、造型、笔墨是基础教学的关键因素。把对中国画的认识放在基础训练的首位,就能使我们有一个较高的学习起点。中国画有它独特的造型体系,即意象造型,这是中国画审美特征所决定的,这种造型能力的获得既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又要符合艺术规律,这就需要素描、速写、默写记忆三位一体的基础造型训练。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认识、造型,最终都应落实到笔墨表现之中,是中国画教学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墨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老一辈艺术家把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西洋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 ,到底是作画“第一论笔墨”还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呢 ?从历史角度看 ,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原则是“以形写神” ,而宋以后文人画的审美原则是“第一论笔墨”。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原则 ,是以写生的结构素描为造型基础 ,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通过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深刻地揭示这个时代人的本质特征 ,真情地反映社会 ,塑造人物形象。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过程是一种在个性形象的刻画中寻求普遍精神意义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2.典型性结构中国画造型观的典型性结构,是指最能体现客观物象典型特征的部分。如花卉的花朵,蔬果的果实,山水的石型与山势,树木的枝条与叶子,人物的面部形象与形体特征、服饰特征等。典型性结构是客观造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造型中最精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3):130-133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有其自身特点,造型训练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通常意义的素描造型训练方法,人物造型是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技能,是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一个难点。线性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方法应用于中国画人物画造型训练中,既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功能,吸收了西方素描的造型义理,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线性素描应用于写意人物画造型教学过程中,解决好线与明暗空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形体结构的方法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们把绘画的造型基础一概视为素描、速写。事实上中国画有着自己一以贯之的造型方式——线描。线描所具有的特性、线描的“线”与中国画“意”的关系、线描“以形写神”的造型观念,都充分揭示出只有线描才是中国画最合适、最正宗嫡传、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造型基础。理应作为我国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家们向西洋写实绘画借鉴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文人画轻视造型的观念,如果不小心误入了“全盘西化”的境地则是中国画的不幸.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其正确的导向应是:在笔墨形式上达到传统文人画的生动性,在造型上追求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造型基础教学多局限于对学生造型基本功的培养,把造型基础课程仅仅看成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一种手段,忽视了民族绘画精神的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和创作中,对于"悟性"的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在造型基础学习中能够加以关注,显然有利于中国美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识心记"是中国画在艺术造型上,对客观自然观察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在中国画教学的基础训练中作用不可忽视,要通过速写、默写等有意识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对中国画的传统有深入的认识和领会,使中国画在兼容西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线条是绘画构成的重要语言媒介,线条的起源与发展彰显了绘画的审美趋向和文化选择。作为中国画造型核心构成元素的线条,展示了中国画形成的哲学理念和视觉习惯;作为中国画意象造型手段的线条,其本身所包含的意象美即是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印证。  相似文献   

15.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6.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西学东渐之风,使中国美术教学吸收了西方的现实主义绘画精神,丰富了中国美术的学科结构和绘画表现力。由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绘画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恒定的审美习惯并完全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不可能被外来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识所取代。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基础教学强调的是通过西方的写生手段使学生逐渐领悟造型的基本知识,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这显然不利于更好地建构独具东方神韵的中国美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索,超越"图像"品质,不应放弃"绘画性"的追求,依靠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等来展现绘画艺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画的构图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它特有的形式美。构图不仅是形象化的过程,也是画家造型手段的形象思维过程与方式和法则。  相似文献   

19.
"游"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力量以及审美情操之间的一个中介,艺术的魅力也全在一个"游"字上.游则动,动则灵,则有生命力,中国艺术的最本质的因素就在于表现人的生命精神、哲学精神.正是在"游"这种美感心态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才那么韵味无穷,那么轻松、自然、豪放."观万象达于心而后立象","游心"于笔墨,表现出来的才是画家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而笔墨之得失,亦本乎于"游"."笔墨当随时代",然观乎笔墨之现状,觉得确实令现代人深思.现代中国画出新,关键在于一种全新的理解,解释和实践!当以"游"之,游则动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意象色彩观念和历史演变的剖析,以及中西不同色彩观的比较,探讨中国绘画意象色彩在当代中国画创新中的拓展,阐明色彩革新是传统中国画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