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艰苦奋斗是中华儿女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跃发展,社会繁荣,人民生活水准逐年提高,但是对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却淡化了。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华民族的振兴,美好未来的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要靠全体人民的努力,归根到底,要靠广大青年继往开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与中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对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就是学习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人民军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严格的工作作风,使大学生具有铁的纪律、钢的意志和爱祖国、爱人民的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因此所谓准军事化管理就是指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在当前,国家财政还相当困难,拨给高校的经费人不敷出,“教育资金既不足又浪费,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李岚清语)。这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在搞好多层次服务、不断增加收人弥补经费不足的同时,鼓励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开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教育事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这是今年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两项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师范学校要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认真贯彻.办教育要有资金.这几年,师范教育作为教育建设的战略重点,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国家对师范教育的投资不断有所增长.但是财力的增加,仍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师生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湖北仙桃师范和安徽界首师范根据学校条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源节流,取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他们励精图治,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少花钱,多办事,改善了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教育?我们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办学上我们要走的自己的道路是什么?赵紫阳同志在阐明基本路线时强调指出:“必须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这就给我们指明要走勤俭办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八大”文件中,我们认识到“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为了响应党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为了勤俭办学校,我校采取了以下几个办法:  相似文献   

7.
以忠于人民、报效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罗阳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教育,应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新风,把学习罗阳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发青年勤奋求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敬爱的朱总司令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  相似文献   

9.
史晓青 《考试周刊》2010,(27):2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以"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和办学原则下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当前形势下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号召全民参与到全国的教育事业中,使人民形成教育需要人人参与的意识,进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作者分别阐述了对于这三句话的理解,进一步探讨了仍需采取何种措施来贯彻实施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0.
朱敏 《教育探索》2001,(3):59-59
一、政治教师的职责定位   政治教师职业从来就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政治教师是从事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因为思想政治学科实际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政治教师角色及其课程教学不应该被未经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随意承担。   邓小平曾这样告诫教育战线尤其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列主…  相似文献   

11.
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根本方針,学校也必須貫彻勤俭办学。多少年来的学校实践证明:貫彻勤俭办学,不仅能够节约物力財力,支援国家建設,而且,勤俭办学本身,对全体师生也是个教育。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之一。从教育的观点來看,学校里貫彻勤俭办学,用勤俭的精神教育下一代,可以使他們自幼就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慣,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同时,貫彻勤俭办学,将充分发揮学校潜力,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说,学校认真地貫彻  相似文献   

12.
自 20世纪 20年代起,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80年来,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上,飘扬着三面旗帜:一面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旗帜,一面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旗帜,还有一面旗帜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对教育的论述。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江泽民教育论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教育魂。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深入学习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黄美丽 《农村教育》2002,(12):12-1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毕生为探索符合中国情的教育理论,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地实验。他遗留给我们的500余万字的辉煌巨著,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永远忠于人民、热爱孩子、献身教育的崇高师德,堪称一代楷模;他所创立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学说和教育实践,不仅为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4.
王予波在《学习时报》(4月25日)撰文说,教育从根本上说,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办教育必须坚持和实践教育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教育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教育本身就是传递幸福、创造幸福的事业;学生在教育中体会学习和求知的幸福,并通过学习获得对幸福的认知、幸福的能力,以  相似文献   

15.
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的方针。我们学校也必须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勤俭办学。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是否有“勤俭节约”的可能呢?当初,我校教师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勤俭办学的方针只有大学、中学校才要贯彻,小学经费少得很,没有什么可节约的。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在小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讲道理而已。也有的人认为,学校不是工厂,既无厂房又无机器,既无原料又无产品,整天和墨水粉笔打交道,即使节约一点,又有何用?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看法是不对的。农村小学在勤俭办学方面也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大多数教师在事实面前转变了自已往日的看法,提高了认识。  相似文献   

16.
徐特立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徐特立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光辉业绩,早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五年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是重要的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决定》,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发展,教育战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好人才应该是“四有”、“两热爱”。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不断地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了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牢牢地树立起“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个根本指导思想,改革那些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纠正那些与根本指导思想相违背的错误做法。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长期奋斗、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和智慧结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后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19.
过分简单化是公民教育所遇到的自然危险之一。从历史来看,公民教育是百年来几代中国人求富图强征程上未竟的事业;就现实而言,公民教育是全国人民共建和谐、共享和谐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2004,(23):1-1
为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教育部党组近日作出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学习恬动,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