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比·安·梅森是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的短篇小说<施拉>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小说女主人公诺玛·珍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叛"南方神话"中的性别不公,颠覆了束缚南方女性的传统规范.文章从女权主义视角对<施拉>进行解读,说明当代南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小说<荆棘鸟>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家族传奇,读者在感受时代变迁中家族父权制由盛而衰的同时,也在整个家庭三代女性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中感觉到家族的女性们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最终整个家族未来的延续转向唯一的后辈朱丝婷这个新兴女性身上.  相似文献   

3.
肖邦<觉醒>中的人物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代表着人性的不同侧面.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其"觉醒"的过程,即是她对人性不同侧面和对生命不同层次的追求历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唐代传奇<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当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霍小玉以及李娃作为分析对象,展现唐代下层女性的才艺卓著,同时带有个体意识的觉醒,但是在现实环境当中仍然摆脱不了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的发展历程及古老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董西厢>与<莺莺传>相比的杰出成就;<莺莺传>和<董西厢>思想内容存在着深刻差异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董西厢>是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桥梁.指出在情节、主题、结构、矛盾冲突、人物、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独创性,并为王实甫的<西厢记>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经验,对<西厢记>有导乎先路之功.  相似文献   

6.
论繁漪、陈白露、愫方的觉醒和反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先生通过笔下女性形象的觉醒和反抗阐释了“人的觉醒和解放”这个时代人主题,本文通过比较繁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形象在觉醒和反抗的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和反映在新旧交替时期女性觉醒和反抗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其"写情"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思慕诗、婚恋诗、抗争诗、弃置诗和闺怨诗.<诗经>中的情诗以情爱问题作为表达媒介,透露着<诗经>时代初民们的女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主体有男有女,但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女性;二是互相体贴、互相尊重、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三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流露.  相似文献   

9.
<士师记>是一部以男性权威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文本,但在表面的男性压制下,同时也隐藏着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女性陛主义叙事学是一种将文本分析和意识形态研究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而本文就是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切入点,以兰瑟的叙述声音和沃霍尔的叙述视角理论为方法论,来探讨<士师记>中的两性意识以及潜藏在文本下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10.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女权主义分析比较<黄色墙纸>与<简爱>,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首者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而后者借助梅森实现其内心隐秘的愿望.伯莎与简·爱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的短篇小说<蝴蝶夫人>并不停留在对家庭女性精神出轨的简单揭露.透过对"蝴蝶夫人"的三重阐释,进入文本深层,女主人公主体意识逐渐上升的心理变化轨迹,暗含其不甘附庸为男性玩物的思想觉醒.而作者对这一情节的描绘,也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关怀,对女性意识觉醒的赞同.  相似文献   

13.
<觉醒>是美国现实主义优秀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叙述了已婚女性埃德娜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和由此导致的结局--绝望的女主人公选择跳海自杀的故事.肖邦在<觉醒>中成功地运用了意象刻画,她让女主人公埃德娜沐浴在太阳与月亮,音乐与绘画以及大海的意象世界中,再现埃德娜心中滋生的特殊情感的意蕴,插上觉醒的翅膀寻找自我,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14.
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卿 《陕西教育》2009,(1):80-80,79
在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汉卿是上承<诗经>、下启<红楼梦>的一位突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相似文献   

15.
<太阳的影子>是英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A·S·拜厄特的处女作,它描绘了女主人公安娜在父权制社会中努力逃离父亲的阴影,摆脱男友奥利弗的控制,并走出未婚夫彼得打造的家庭牢笼,重新发现自我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分析安娜自我觉醒的过程,揭示小说丰富的主题内涵及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概念界定的依据.在80年代的舒婷诗歌中,呈现为伴随人的意识的觉醒而觉醒的形式.到90年代的翟永明,则强化为"女性个人化写作"形式,而后转入性别意识淡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庐隐的短篇小说<丽石的日记>通过对两位女性之间的一段爱情悲剧的描绘.展现了觉醒的女性的婚恋爱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文本体现出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试图立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丽石的日记>进行再解读,并以此探讨庐隐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成因及内在矛盾,反思当代女性主义者致力追求的终极旨归.  相似文献   

18.
从三部作品看托尔斯泰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冰 《天中学刊》2008,23(1):68-70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探讨妇女问题,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作品女主人公娜塔莎、安娜、马斯洛娃身上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对妇女的态度以及托尔斯泰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9.
<金色的耶路撒冷>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尔拉布的主要作品之一,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克拉拉的成长经历,寻找女性的生存价值、探索女性发展的道路,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知识女性挑战社会传统、寻求精神突围的勇敢和执着.本文从题目的寓意入手,通过德纳姆与克克拉的家庭、克拉拉所追求的理想女性(克莱莉亚)及其所追求的理想爱人(加里布埃尔)这三方面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分析矛盾冲突的集合体--克拉拉的女性意识觉醒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敏 《文教资料》2008,(31):7-9
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做人基本权利的肯定和呼唤,表达对女性的尊重.从整个剧作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初步的女权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