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省初中从2004年秋开始启用新课程标准,几年来,有关新课程的话题、讨论一直在进行,研究、培训也是积极开展的。但总的来说,收效不大,教学模式与多年前基本是一模一样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也许在形式上有一些变化,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基本性的转变。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场深刻的教学观念变革,光就教法抓教法,而不重视教学思想发动,改革就没有群众基础,即使少数人开展一些研究,取得一点成果,也很难推广的。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不重“学”,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针对这一弊端,有识之士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应从“怎么教”向“怎样学”转移,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转移,这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实践证明,教法改革是重要的,没有教法改革也就无所谓学祛改革,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没有学法改革,无论多么先进的教法都无法付诸实践。因此,在改革教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兼顾“教”与“学”,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明确教法改革的目的教法改革应有利于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素质教育观念的再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学教学有效但有限,课堂获得的素质教育观念、概念零散,达不到师范生的专业要求.这是由于教育学不能传授素质教育的所有观念、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及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师范类学校应重视教育学教学,保证教育学课时,开设素质教育学,并通过开展素质教育观念竞赛活动等方式改革教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师范生素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涉及到教法和学法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传统的教法,已被人们所重视.但传统的学法,人们重视得还不够.甚至有人误认为教法是古已有之,学法只是现代的产物,所以对传统的学法的研究太少了.其实,学法同教法一样,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它们都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瑰宝.传统的学法很多,我们应认真地、深入地研究,有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传统学法,吸取其精华,推进素质教育.下面,笔者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继承和发展“熟读背诵”这一传统学法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材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目前,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偏差。新教材虽有新的教法,但因考虑到三年后的中考,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仍会采取老式教法,即进行机械的句型操练、语法的讲解罗列、以及大量的应考练习。这使我们很遗憾地看到,现行教材虽然已实行数年,但现在的学生却与老教材教出的学生没有多大差别,仍是“动手不动口”:做题是会的,讲语法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如果要开口说话,那就为难了。因此,切实进行情景教学就成为每个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并身体力行的大事。本文试就情景式教学的一些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中学语文教学作了艰苦而很有成效的探索,但终因教、学、考、评等几个环节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目标,语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低谷.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教育的三个面向,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语文教学而言,老一套教法虽不能全部废除,但也不可沿袭,改革教法学法是唯一的出路.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必须跳出传统的圈子,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我认为科学地制定语文学习、教学、考评、检测目标,是语文教改关键的一步.现代人做事讲求有的放矢,如果语文教材(或辅助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为  相似文献   

7.
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重在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四个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怎样改革《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的教学方法,教好这门课,是当前中师教学中探索的重要课题.对此,谈些粗浅认识.一、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小语教法课旨在使中师生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能力,而且还要有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的创造力.所以小语教材教法课的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的特色,成为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信息的窗口.教材内容在一定时期内要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政治课程的改革绝不是教科书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培养目标、课程功能、价值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是根本性的变革.没有全新的教材就不会有全新的教法,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唯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有全新的教法.我在课改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的儿大突破,愿与所有的政治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材、教法已变革,英语测试改革亦势在必行。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搞好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测试改革和教材教法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现行英语教法已由结构型向交际型过渡,测试也必须与这一变革迅速接轨。新大纲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教学指挥棒的测试,应紧密围绕知识和能力这两条主线进行。基础知识的测试已有几十年的经验,而对能力的测试改革却步履艰难。基于此,在使用新教材之初,我们就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大纲》要求,更新观念,大胆进行测试改革,借…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与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校电化教育的发展,电视录像课时不断增加,开出电视教材教学的学科也日益增多。然而,在教学中录像片满堂放,一播到底的教法仍较为普遍。尽管已有不少的文章就电视教材教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教法,但改进甚微,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对电视教学功能与作用认识的偏差,在教学中放弃了对电视录像教学的主导作用,导致了教法落后。  相似文献   

12.
夏永立 《江西教育》2023,(42):15-16
<正>教法选择,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教师的教法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法去实现,不能把教法和学法分开,只有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统一,才能体现教法选择的意义和价值。一、走出教法选择的误区教师对教法创新研究从来没有停止,但也极易走入误区。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明辨是非,洞察各种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向是高师中文系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顾名思义,该课程的设置,是要使学生熟悉、掌握中学语文的教材教法.但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恰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弊病.因此《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须从如何使课程更好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这一根本问题出发.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法》;二是设置《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以下简称《教材研究》).上海师大中文系自一九八二年九月起,先后在八○级、八一级各一个班试设了《教材  相似文献   

14.
陈京山 《班主任》2004,(11):12-14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在课改中热衷于外在形式的改革,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今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教师在研究讨论“教学方法的改革”时,过多地关注“教法改革”,而对学法改革有所忽视,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少研究学生应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来配合教师的教法,以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着转变。但一些教师还没有完全进入实施新课改的角色,还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转变。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提出来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着转变。但一些教师还没有完全进入实施新课改的角色,还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转变。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提出来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先进的教法逐渐引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耗、低效仍然是当前语文学科中最突出的教与学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从单一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板块式程式,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场所.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我提出以下五点策略: 一、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恰当叙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教师思考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也有助于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更新观念、熟知教科书、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教法和学法是教师教育思想和学生学习思想的反映。要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一、更新教学观念,借鉴与自创结合,选择科学的教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摆脱知识、信息贫困的状况,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创新思维、实践经验、创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的观念,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法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中学历史教师经常遇到又必须研究清楚的一些问题。要全面掌握和研究这些问题,不能死记硬背,依样画葫芦。当然,最基本的概念,有关专业用语,以及历史教学目的、方式方法。操作规范等内容是必须熟悉、记住的,否则就没有研究的基础,也就无法研究了。一、本书的编写意图1本书的目的要求《中学历史教法研究》是现在中学历史二级教师准备晋升一级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教材,也是考核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学历史二级教师是在高师本科或同等学历的专业理论基础上,经过几年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