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页"认识方程",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白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和区别,会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案例回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等式与方程;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3.初步学会运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步骤,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性质解简单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尝试——归纳——应用”,让学生探索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原理、方法。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广泛的应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出示QQ像)这个小男孩名叫QQ,今天,老师交给他一项任务,让他去了解商店里的简单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至第2页例题1、2及配套练习时,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理解等式、方程、不等式的含义,能够通过对比辨析判断方程和等式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两者的差别与联系出发深刻理解方程的定义,意识到方程是对现实复杂数量问题的一种直白式处理,是一种设未知数然后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理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能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在系统地梳理知识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7.
《湖南教育》2008,(6):8-13
长期以来,方程一直是中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准对每一阶段的方程教学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1.小学阶段(4~6年级):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晓艳 《云南教育》2005,(31):35-36
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步骤,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性质解简单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上接总第281期第8页三、式与方程本学段的式与方程内容是代数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从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进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的重要载体。学好式与方程的知识,学生不但在数的概念上有所扩展,而且能更简明地表达日常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这对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本质,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学段的式与方程的内容主要有: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等。虽然这些内容在表达形式上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学生仍能从直观的感受中理解字母表达式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0.
一、代数初步知识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能简明地表示出数量间的一般规律。常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有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常见的等量关系。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求未知数的过程叫解方程。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建模是数学与现实联系的基本途径,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将初步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方程是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关键之处是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恰当选设未知数,从而列出方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这个单元的内容。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借助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挥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认识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等式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抽象数学模型1.认识天平。师:这是———(天平)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天平?师:大家知道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页,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2.使学生在观察、抽象、概括等活动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初学方程时,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与方程有关的问题. 一、理解等式有关性质应分清的几个问题1.等式和方程的联系与区别等式和方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比如4 7=3 8,这是等式而不是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说,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两个要素:(1)方程是属于等式的范畴;(2)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比如3x 7=7x-6,就满足这两个要素,所  相似文献   

16.
简易方程”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小节: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用方程解法解…  相似文献   

17.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   一、知识要点   (一)理解记忆概念.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及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以及计算法则和规律等等.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相似文献   

18.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   一、知识要点   (一)理解记忆概念.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及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以及计算法则和规律等等.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认识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2.通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3.初步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学情分析】课前对五年级一个班的25名学生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1.由前测题"妈妈给了小红20元钱,小红买课外书花去15元后还剩9元,你知道小红自己原来有多少钱吗?"班级24人均用算术方法解题,可以看出使用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