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文化素质的教育与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开展和推广文化素质教育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很明显,其主要表现是:文化素质课的开设具有随意性;课程质量不尽如人意;文化素质课占全部课程比例不适当;同学对文化素质课程的认识和付出不够。由此提出如下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建构内容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框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活动和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等方面探讨了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校在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以后,经过多年的实践,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和举措,以构建具有光学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途径,以物质设施条件改善为基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在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从扩大规模步入到提升内涵阶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新的时代主题.我院作为国家首批高职院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从“课程教学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关涉高等教育的职能。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面临的形势与环境需要大力传承民族精神;这与我国人文教化的传统与文化特性有着必然的关联。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在于最切合、最便于传播民族精神,并且在"育人"上与民族精神传承相契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今后要在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历法、宗教等闪烁着民族精神智慧光芒的传统人文领域深化并拓展,使之成为提升素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人文大课堂。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和"因地制宜"四大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体,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核就是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既姓"高",又姓"职"的特质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校企结合"之路。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在比较两种文化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院通过合并或扩建升为大学,这不仅是形式和规模的改变,而且"全人"教育程度、学科内容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提升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及时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形成高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尽快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人力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梯度建设,改变结构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并明确该试点由中央电大全面组织实施。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成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的新亮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提出了农民文化素质培养的新模式,作者从农民文化素质教育背景和必要性入手,找出适合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建立班级管理,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组织实践活动;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人才,促进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安徽学校地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研,以开发地域文化课程为突破口,对改进现有的地域文化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开发符合安徽学校特点,更加贴近学生的地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策略: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校外教育基地;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建立健全评价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在服务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通过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比较,探求了引起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人格发展的缺陷、心理素质脆弱、心智发展不成熟、"从众"效应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教育主体的教育能力,搭建良好的教育沟通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心智发展的网站,抢占网络空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有效控制学生上网。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意义重大.近年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党课教育模式,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建立自主学习基地,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2+2"模式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二维培养体系,开展"知shu达礼"促学风,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用科技文化活动做引领,助力IT 学子强技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特色校园文化打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实现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又要具有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这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通过"三馆一基地、三节一广场"文化建设,形成了"多方共建,开放共享"的具有高职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从同质性、差异性以及融合与转化等三方面论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同质性"体现在两者的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引导效果、关注领域等方面;差异性体现在两者的所属范畴、适用范围、作用方式、可控程度等方面;融合与转化体现在育人环境与氛围、育人水平与成效、育人形式与内容、发展问题与阻碍等方面。从而得出结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表现为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乃至相互融合与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从现阶段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入手,研究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探索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层次与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创建大学和谐校园,要突出以人为本,树立和谐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与"快"、"内"与"外"的关系,铺就和谐的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党的建设,组建和谐的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农村教育.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加强对农民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是高校发展、成长的物化证据,其中蕴含着校园文化形成的轨迹,是校园文化的凝聚态表现,沉淀着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理念;这些又都是学校人文教育生动而翔实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就业指导的必修课程和课外就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的"两个课堂"的就业教育体系的阐述,介绍了在体育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课外就业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为构建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就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育人、导向、凝聚、社会化、陶冶情操的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导向上指导和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培养优秀高校校运文化的根本手段和先进前进方向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