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9-19
1999年8月,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张莹莹,与马林合作,登上了第45届世乒赛混双冠军的领奖台。 两年多过去了,张莹莹似乎是昙花一现。在许多国际比赛中,她常常不敌对手,再后来,就很少在国际赛场上见到她的身影。 今年的世乒赛,她再次入选第46届世乒赛的参赛阵容,参加混双和女双比赛。 “近来练得怎么样?”在正定训练基地,我见到了她。 “我状态有所回升。”她一字一句地回答。看到她那副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 都说直板正胶快攻打法要出成绩  相似文献   

2.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32-34
她并不爱打乒乓球.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去做生意.她有着极佳的把握机遇和风险投资的能力;她爱美,以至于一度被认为在八十年代“领导了中国女队的流行潮流”;她战功卓越.征战乒坛十年.四获世乒赛冠军,她的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几乎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动作;她其实很脆弱,“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让她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西去意大利。十年之间与中国乒乓界彻底隔绝;她骨子里非常好胜,在亚平宁半岛上.她当过教练,做过玩具外贸,经营过中餐馆.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在乒乓球之外的价值;她37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她终于回归到了乒乓球这个圆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出任八—乒乓球队代理大队长一职。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4,(6):154-154
梦梦是一名IT工作者,在日本工作,爱打也爱看乒乓球,还是东京最大的华人乒乓球俱乐部的执行队长,周末的时间基本都被她用来打乒乓球。因为认识开球网的站长周易,梦梦被“委任”为东京世乒赛的“客串记者”,在世乒赛期间,她近距离接触到了很多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明星,跟她的好几个偶像聊天采访。梦梦说,世乒赛恰逢五月初的连休假期,她只用在四月底请一天假,就可以不耽误工作一直“泡”在赛场。现在再回忆起世乒赛,梦梦仍然有一肚子的珍贵记忆要说。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7,(1):59-59
一年前的2005年,在上海世乒赛上,王楠面对陌生面孔——韩国新秀文炫昌,她两面打一面,最终苦战7局被对手淘汰出局,这场比赛也因此入选“风云2005”的年度冷门。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天津,“秘密武器”丁松不仅帮助中国男队重新夺回了斯韦思林杯,更在男单比赛中削得季军,他是43届世乒赛上最令人难忘的黑马。而“双子星座”孔令辉和刘国梁虽然没能在那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上场,却联手完成了从黑马到大满贯得主的奇迹,将世界乒坛引入了一个偶像加实力的年代。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乔红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一别就是7年,直到2003年初,在王楠跌入事业最低谷时,乔红出现了,她来到王楠身边,用自已那双曾夺得l1枚世界冠军的手,牢牢扶住了王楠,陪她一步步从釜山的阴影中走出,一直走到巴黎世乒赛的赛场上,在那里,王楠夺得3块金牌,成为乒坛“全满贯”,比赛结束后,王楠真诚地说“感谢乔红”。  相似文献   

7.
陈洁 《乒乓世界》2001,(8):26-26
早在10多年前,倪夏莲在上海队的时候我就认识她,但这样与她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外兵团”,38岁的倪夏莲在国外已经打了整整12年球。大阪世乒赛期间碰到她,忍不住和她聊起这些年来她在海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提起邓亚萍,人们自然会想 到她在赛场上那种勇猛、顽强以 及不服输的精神。虽然“邓亚萍 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邓亚萍 精神”却时时激励着年轻运动 员。迄今为止,她在世界大赛上 的成绩仍然最优秀。如今,离开 球场的她,在学业上依然奋力拼 搏,她要为自己成为乒乓球大使 而付出全部的努力。 1999年5月, 学习英语不到一年,她就能在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用英语发言,使与会人员无不为之惊讶。现在她正用自己的行动,在学业上再创奇迹。 1997年英国曼切斯特的第44届世乒赛,是我最后一次参加的世界大赛。我希望自己能继199…  相似文献   

9.
王庆生 《乒乓世界》2014,(7):131-131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上,奥地利世界冠军施拉格在十年后又出现在赛场上。已经41岁的他,第11次参加世乒赛,成为大赛中少有的几名参赛次数最多的“高龄”选手,自然引起国内外乒坛较大的反响。 中国球迷不会忘记,在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上,时年31岁的施拉格状态神勇,连续淘汰上届冠军王励勤和悉尼奥运会冠军孔令辉,又在决赛场上击败韩国的“黑马”朱世赫,首次登上世乒赛男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成为奥地利首位男单世界冠军,同时也被中国队列为备战世界大赛时的主要对手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阎建伟 《乒乓世界》2005,(10):36-37
大姐归来 大姐,不是指年龄,是说地位。刚刚在上海世乒赛稳固了自己的“大姐”位置后,张怡宁5月12日在训练中撞到球台,造成右手掌骨骨折,此后一直处在治疗、恢复阶段,8月16日下午在罗湖体育馆,是她世乒赛后第一次公开亮相比赛。  相似文献   

11.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6,(12):34-34
三十而立,当30岁的孔令辉第6次出现在世乒赛的赛场上,距他第一次在天津夺得男单世界冠军已经整整十年,他说,希望自己能在上海世乒赛上用胜利庆贺一下。  相似文献   

12.
十年一个轮回.2005.世乒赛第三次登陆中国.来到繁华的上海.来到中国乒乓球的故乡。十年了,“乒坛大姐”王楠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辉煌顶峰到悬崖低谷.从体验乒乓到快乐乒乓.从激情澎湃到成熟稳重.从刚进国家队的小队员到国家队的顶梁柱.楠姐身上一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对乒乓球的热爱使她经历千山万水,走过风风雨雨.直到现在这种超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三十而立。当30岁的孔令辉第6次出现在世乒赛的赛场上,距他第一次在天津夺得男单世界冠军已经整整十年,他说,希望自己能在上海世乒赛上用胜利庆贺一下。  相似文献   

14.
夏娃 《乒乓世界》2002,(2):22-23
属虎的曹燕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上天赋予她聪明,又给了她极好的心理素质、泼辣果敢的性格、超乎寻常的运动天份,使她获得了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大满贯”,在运动生涯中留下了7个世界冠军奖杯。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8,(3):42-47
中国女队是世乒赛团体赛历史上一支实力最为强大的“豪华战舰”.从1965年第28届世乒赛至今.共16次捧起考比伦杯。在这四十多年中.中国女队共出现了林慧卿、曹燕华、王楠三位世乒赛“金满贯”得主。  相似文献   

16.
邱少虎 《乒乓世界》2004,(8):i030-i030
1981年.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7项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创造了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世界纪录。第36届世乒赛后,使用“729”胶皮的全体运动员联名给天津橡胶研究所写了一封感谢信:  相似文献   

17.
何亚 《乒乓世界》2004,(4):i014-i014
我与乒乓球“接上火”缘于中央电视台的CCTV乒乓球擂台赛,从那时直到现在,我的乒乓情结就未断过,如今我与乒乓球一起走过快十年了。在这期间,我感受过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的豪情万丈;刘国正在大阪世乒赛上的力挽狂澜;马林朝气蓬勃,技术过硬;王皓满身灵气,直拍横打炉火纯青。用“人才辈出”来形容中国乒乓球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许多选手正在当打之时,一些新人已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再访名古屋     
应日本爱知县乒乓球协会会长後藤淳先生的邀请,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一行四人于2000年12月15日赴名古屋进行友好访问。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30周年的纪念活动。缅怀後藤钾二先生 中国队由于文化大革命没有参加29、30届世乒赛,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名古屋举行之前,当时任日本乒协会长的後藤钾二先生专程来华邀请中国队参赛。在这届世乒赛即将结束之际,名古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所以,人们纪念第31届世乒赛和“乒乓外交”30周年,自然忘不了後藤钾二先生,爱…  相似文献   

19.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20.
广州世乒赛的第六天,2月29日下午,乒乓球世界冠军观摩团的大客车上少了些年轻的面孔,多了几位“神秘嘉宾”。由于操劳筹备工作,胡克明的噪音略带沙哑,“这次活动,我没有发请谏,因为你们就是主人。”她说的活动是第26届世乒赛的“108将”聚会,而在座的“神秘嘉宾”就是活动的主人—当年的108将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