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分析产能过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把制造业分为轻工业类型和重工业类型。2001—2015年制造业27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销售利润率均能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企业亏损面和库存的增加均不利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影响不显著。轻工业更依赖于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增加产值、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重工业则更着重于企业亏损面扩大从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销售利润率来影响产业升级。根据实证结果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提出政府规制,希望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来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在测度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产能过剩指数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及其传导机制,探究了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不同匹配度下二者关系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加剧了产能过剩形成;并且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投资、需求、研发和资本配置效率等传导路径对产能过剩形成产生影响。最后发现技术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会有效促进生产效率且化解过剩产能,而在技术非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则会进一步加剧工业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与政府宏观调控周军明,刘绮涛一、我国技术进步现状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事实。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否扎扎实实地步入现代增长之路,能否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实...  相似文献   

4.
以珠三角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珠三角区域内9个城市2003-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地方专业化与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问题.结果表明:地方专业化产业对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效果不如非地方专业化产业.应采取的对策是,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努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认知偏差与产能过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海  王楠 《科研管理》2009,30(5):33-39
摘要:在工业周期性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产能过剩、产能不足两个极点状况。特别对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能过剩问题屡屡出现,给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带来了严重影响。但是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企业及市场是完全理性的,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和市场出清,不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本文认为,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非全知全能、完全理性的,存在着有限理性行为。文中利用双曲线贴现模型,将认知偏差理论引入到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中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作为市场中的微观主体的投资行为,得出结论:由于存在认知偏差系数β,企业会在经济过热时出现冲动投资,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拖延投资,导致产能与市场需求的非同步变化,最终形成产能过剩、产能不足。本文还根据模型得出的调节系数β及c,提出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调控政策建议,即通过惩罚和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减弱企业认知偏差,减缓工业周期性波动幅度,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远权  朱小会 《软科学》2016,(10):26-30
在考察中国区域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政府规制因素和产能过剩因素,利用1997~2012年省际数据建立环境污染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政府规制和产能过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正式规制强度对各区域降污减排作用不显著;提高非正式规制强度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显著作用,非正式规制对高度产能过剩产生的环境污染有显著的平抑作用;产能过剩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将显著改善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构建由国有企业组成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产能过剩与国有股比例及沉淀成本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国有股最优比例是一个动态变量,受国有与非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沉淀成本与产能过剩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有损于社会福利,降低甚至是完全消除产能过剩未必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产能过剩与国有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受国有及非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国有产权与产能过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建清  陈果  单航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68-1781
鉴于近年来中国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头和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度的不断加深,重新审视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2000-2014年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研发溢出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进步,价值链嵌入与生产率之间则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低端锁定"效应;价值链嵌入的"低端锁定"效应集中体现在低技术行业,在中高技术行业并不明显,同时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进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也越大;价值链嵌入度是影响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呈现"正U型",即随着价值链嵌入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制造业技术吸收能力得到提高,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由负转正;相较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嵌入对从发达国家进口所获得技术外溢效应影响更为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通常包含更多技术含量,对技术吸收能力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9.
胡川  郭林英 《科研管理》2020,41(5):40-46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作为一个有效的刺激手段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2014-2015年存在产能过剩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运用OLS回归探究了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产能过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刺激企业创新的发展,且产能过剩并非完全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其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部分通过中介变量闲置成本来实现。当企业产能过剩程度高、闲置成本大量增加时,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不得不考虑创新,通过提高创新力来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进一步地,国有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在产能过剩激励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增强作用,即企业的国有股比例越高,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也就越强。最后,为政府政策出台和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南 《华夏星火》2010,(8):24-26
从2007-2009年是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增加速度很快的三年,虽然国家发改委2008年曾发布《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大豆加工产能,但据不完全统计,3年之内至少有20多家大型大豆压榨油厂建成投产。大豆加工业产能远远过剩。  相似文献   

11.
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但却时常出现国家鼓励扶持的产业,很快以产能严重过剩收场,形成“扶持—过剩—抑制”的怪圈.本文分析了政策失灵的成因,是国家层面被误导的决策失误被地方政府放大,对企业形成扭曲的激励机制,造成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规避政策失灵,需要改善决策机制,包括智囊独立、证据支持、政策评估等.最后探讨了合意产业政策内容,提出重点要构建商务和服务网络、产业领域聚焦、改善商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资并购中的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属性和我国外资并购的系统性、战略性趋势,认为政府应对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并购进行合理干预,以避免遭受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从产业效率角度看,实施差别化的政府干预策略,应该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缓解产能过剩矛盾。本研究以2012年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就信息通讯技术应用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战略手段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信息通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因此可将信息通讯技术应用视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渠道机制和调节机制,渠道机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推动企业创新和强化信息共享来有效发挥去产能效应;调节机制是政府管制弱化了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的去产能效应,而法治水平则强化了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的去产能效应。进一步地,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的去产能效应在不同规模和不同产能利用率的企业上表现出差异性,对于大中型企业和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而言,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所发挥的去产能效应会更加显著和强烈。  相似文献   

14.
明晰产能过剩的根源是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前提和关键。通过构建三阶段混合寡占产量竞争模型,深入研究了政府补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产能过剩。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都会导致国有企业出现产能过剩,而对于外资企业,国有股份制企业中民营资本的占比较高时,才会诱发其产能过剩的现象;另外,提高政府补贴率和国有股份制企业中民营资本的占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同时能减轻外资企业的产能短缺,但当外资企业出现产能过剩时,国有股份制企业中民营资本的占比提高会加剧外资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林化产品制造业技术进步内涵,采用索洛余值法对1998~2007年中国林业系统内林化产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与分析,得出10年间技术进步对中国林业系统内林化产品制造业贡献份额为55.36%。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6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采用两步回归法考察税制改革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税制结构中,提高直接税占比显著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且这一效应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高的行业中更为显著。中间机制分析表明,间接税占比较高的不合理税制结构及间接税"非中性"特征阻碍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使企业投资于更高技术水平的固定资产,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信息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研发和投资,并在直接税改革及增值税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税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技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术手段,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文明生产等方面皆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全世界机器人的拥有量已近百万台,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技术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率先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80年代初,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在该所诞生。20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机器人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于斌斌  吴银忠 《软科学》2023,(2):122-129
构建了一个关于人力资本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升级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形成存在显著的动态性与空间性特征;(2)促进人力资本升级有助于化解工业产能过剩,尤其是知识人力资本与技术人力资本的升级,但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3)周边地区人力资本升级的“侵蚀效应”不利于本地区工业产能过剩的化解;(4)人力资本升级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效应总体上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阶梯型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已刻不容缓。本文在详细阐述产能严重过剩概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的主要路径,指出下一步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根本对策是发挥好微观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代迪尔 《软科学》2011,25(4):81-86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探讨了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基于中国1960~2007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温室效应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强度、国际技术溢出、技术转化均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减轻温室效应;贸易开放度、能源消耗会加重温室效应;人均收入与温室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