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拟于2017年9月14—15日在北京举办第11届《中国科技论坛》年会,届时将邀请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的权威专家作专题演讲,诚邀相关人士参会。会议主题·………创新驱动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我国进入"创新发展"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驱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界定,指出我国煤炭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依托创新改变煤炭行业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从生产供给端入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崭新思路和坚强决心,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措施与方法,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挖  相似文献   

4.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类型的土地使用类型不断出现,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土地的依赖逐渐增大,在部分地区或者行业,土地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关键性的,土地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无论是在管理水平还是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这对于充分挖掘土地的基本潜力大有裨益。在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如何抓好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更是成为了其中的应有之意,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基本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共同成为要素市场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政府科技管理要在其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须建立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延伸定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通过延伸科技法治职能、科技大数据服务职能、知识产权银行发展职能、人力资本配置职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职能等功能定位,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更加强大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面对经济下行,经济"新常态"需要主动适应和引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党中央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任务和政策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产生的问题,如何实现好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和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科协作为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和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推动科协事业的改革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满足不同的层次和人群对科普工作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推进科协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摆在我们科协干部面前,必须深刻剖析、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和努力建树的重大课题。一、以服务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主线,大力推进引智、融智、提智和扶贫工作(一)大力开展引智工作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以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为依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  相似文献   

9.
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管理需转变传统思维,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新出路。本文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和在其背景下研究图书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年多年,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在量上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是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经济增长是质和量的统一,是GDP增长与经济结构相统一的过程。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需要保证经济增速,才能有效推动结构调整或经济增长质的提升。由于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阶段仍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中国目前的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方面。发达地区是供给侧的结构性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矛盾。欠发达地区却是需求侧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和实际需求旺盛而又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企业。政府不能任由所谓的"僵尸企业"大量倒闭,而是需要帮助企业克服特殊时期所面临的暂时性的困难,需要在政策层面扶持和引导企业转型和升级,而不是相反。生产过剩,失业增加,不但制造绝对贫困(无收入),也制造相对贫困(收入相对减少);因此,贫困不是源于生产不足,而是源于生产过剩。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刻洞见,揭示了需求侧的矛盾关键在于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我国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启示。【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学术期刊供给侧的需求,提出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与建议。【结果】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和目的。我国学术期刊要以需求为导向,并遵从办刊规律与宗旨,从学术期刊组成结构与编辑人员专业组成、期刊栏目和论文类型、出版形式等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论】 提出的改革意见与建议可为我国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疑会大幅增加社会有效供给,这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基础和关键性作用。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分析了湖北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力湖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昕 《华夏星火》2016,(9):43-45
做百年企业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是每一个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但首先就要做到摸着良心做良品。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立足当前"三农"发展新形势,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出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今后农业农村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及资源与环保约束压力日益增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环,就是要不断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改革,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其中,财政政策肩负着宏观经济调控重任,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有力抓手。本文通过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结合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从财税政策的角度提出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提出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五大任务面前,财会必将发挥出重要的专业效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当前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继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势在必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和加速技术运用的基本激励和保障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在提供创新产品刺激供给需求、保护创新成果净化供给市场、加速成果转化提升供给效能、培育创新人才增强供给源泉、扩大进出口份额增添供给动力等五个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旨在探索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是应对引领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创新。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何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产函数法,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产生的碳排放量纳入到碳排放总量增长框架中,借助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对2000—2016年各要素碳排放产出弹性进行计算,估算我国潜在碳排放量增长率,并预测分省潜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量增长仍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从供给侧角度看,潜在碳排放量增长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投资结构向好,净出口向中高端延伸所引致。但需求侧管理所产生的消费领域碳排放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投资和净出口碳排放量的减少;根据预测结果,经济在三种发展情境下(基准、乐观、悲观),碳排量变化差异都不大;分省预测结果可知,不同区域潜在碳减排率仍存较大差异。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