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顾名思义,“跨媒介”指向媒介的跨越与融合,是途径,“阅读与交流”即是要读懂、会表达,为任务,组合起来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说能从各种媒介获取、辨析信息,能在不同媒介中组织、发布内容。  相似文献   

2.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指的是在纸质媒介与数字化媒介之间来回穿梭的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有以下作用: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开拓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形成独立观点;更好地实现媒介融合,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好地利用新媒介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砚妮 《科教导刊》2019,(11):152-15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将经典名著与跨媒介结合,借助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扩展经典名著在学生中影响力。通过解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深刻含义,分析经典名著与跨媒介之间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从个体到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从应试到应用、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经典名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不同媒介之间信息传播的常态化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改变,从纸媒阅读到电子阅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教师力求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融入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媒介素养,形成正确独立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依据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的课标表述,提炼“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要素,依据SOLO理论建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框架。针对具体测试工具案例,结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特征,深度讨论测试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推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工具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新课标,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案例论述高中语文阶段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策略,力求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探索可行的实施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李宬纹 《广西教育》2022,(5):123-126
本文基于跨媒介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凭借沟通与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巨大优势,能够突破传统纸媒的局限性,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高中语文教学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产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基于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及案例,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概念角色、教材、流程、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等研究主题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研究仍面临教学准备、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困境,由此提出“完善硬件支持,提升教师相关能力”“基于语文的性质向外延伸,避免碎片化浅层阅读和无效交流”“加强偏远地区教学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薛猛  高丰 《教育科学》2022,(4):59-66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跨媒介阅读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复杂性,即赋予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真实性,即超越课堂的真实生活场景;融合性,即不同媒介之间形成交互的共生关系。跨媒介阅读在实现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关系困境:一是跨媒介信息的复杂性与审美体验的发展性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二是跨媒介阅读的真实性给审美体验的精神超越带来挑战;三是跨媒介信息的融合性与个体审美体验的自主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此,需要建构学习者共同体以应对跨媒介“复杂性”信息给审美体验带来的挑战;营造跨媒介阅读“真实”情境,激活学习者的审美体验动机和期待;凝聚多种教育合力,消除跨媒介阅读中“融合性”信息对学习者自主审美体验的迟滞。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强调媒介即讯息、隐喻、情境,而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更接近作为行为主体的“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审美素养和跨文化素养,并以形成“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彰显全媒体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潘红云 《作文》2023,(48):39-40
<正>跨媒介的阅读和传播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和交流手段。语文教育的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勇于创新,把多种媒介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有新的生机。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媒介的特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搜索、整合和评价信息,避免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的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教学中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跨媒介阅读教学契合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的理念,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态的重构。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以往阅读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调信息的整合与重组,最终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在跨媒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构建阅读教学范式、注重教学评价,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阅读需求,有效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的本质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本文主要以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中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实际教学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跨媒介阅读"基本概述,其次介绍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中的运用价值,最后从"跨媒介阅读"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引进多媒体的有效方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中的巧妙运用,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与初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对高阶思维向度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善用媒介,并且能够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强化学科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信息时代给语文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从厘清概念着手,详细分析该任务群学习内容的确立,了解媒介传播、辨识媒介信息、品味媒介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最终引导学生掌握媒介语言进行有效表达和交流,通过辨识媒介信息提升思维能力,在品味媒介特点中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利用媒介拓展视野、丰富文化传承的形式,进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所谓跨媒介阅读,即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介质组合和交叉的阅读方式,跨媒介阅读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它的核心要素是打破固有的阅读观念,倡导开放式阅读,寻求一种或多种交叉融合的阅读模式。跨媒介阅读使得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和全面。运用新媒介阅读,学生体会到媒介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认识到信息的庞杂,体验到海量信息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不断融合,融媒体语境下的信息生产、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分析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凸显大学生媒介使用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运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大学生媒介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向琴 《林区教学》2023,(8):68-72
“媒介下沉”带来传媒艺术的繁荣,更加速了“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发展。跨媒介的教学理念在资源整合、情景教学以及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都与时代发展相照应,为教育教学提供巨大的变革空间。初中外国文学作品面临教学困境,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等问题。在“媒介下沉”的背景下,探索“跨媒介阅读”为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带来的新契机,是寻求外国文学作品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新途径,也是做好初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的语境引发了多样态介质、碎片化内容、海量化信息、情感性叙述的新闻生存图景。这不仅给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文体之“体”注入了新内涵,也对新闻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方式多维构建、思维品质提升、知识结构重构、价值观归正等新要求。可从紧扣新闻文体新变、设计探究性学习内容、开展跨媒介学习活动等方面,有效回应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阅读教学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以新的传播机制,对信息传播格局带来影响,并对现实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也对公众、传媒业者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众来说,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媒介使用素养、信息生产素养、信息消费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对于传媒业者来说,社会化媒体时代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在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等。对政府机构和官员来说,媒介素养不是简单的"应对媒体"的能力,而应该表现为对媒体角色、功能的认知及相应权利的保障,对社会化媒体价值的认知及对公众相应权利的保障,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与媒体及公众的交流意识和能力。公众媒介素养、传媒业者的媒介素养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对于一个平衡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系统来说,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