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是完善课程设计的基石。CIPP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有助于高职院校厘清在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优化课程方案,推进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是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相互联系的两项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本院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实践,重点探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标准和指标设计的原则、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课程观出发 ,课程建设评价是对课程建设的整体系统进行的评价判断。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 ,对课程建设予以价值判断 ,成为当前课程建设的难点问题。为此 ,在教育实践中 ,应当不断明确课程建设评价的目的 ,全面把握被评课程的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课程建设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等工科院校课程建设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在对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基本项目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择取了四个结构因素,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这是制约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在因素。依据各因素评价等级排序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程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制定适合工科高校特点的课程建设评价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高等工科院校课程建设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 ,在通过对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基本项目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 ,择取了四个结构因素 ,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 ,并认为这是制约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在因素。依据各因素评价等级排序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程度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制定适合于工科高校特点的课程建设评价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既是一个如何科学建构课程体系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怎样规范推进课程实施的实践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建设的思想观念较为滞后、课程建设的目标比较模糊、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课程实施的途径比较单一、课程建设的评价不够全面等认知误区和行动偏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从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开发课程资源、强化课程实施、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为什么建”“怎样建”“如何实施”“建得怎么样”等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主体,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当下,幼儿园存在课程认识模糊、缺乏课程开发意识,课程架构不全面、缺乏课程均衡意识,将课程评价等同于考核、缺乏课程评价意识等现实问题。幼儿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视角的主体意识,均衡考虑、架构课程的顶层设计,关注质量、彰显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从而构建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高职课程评价理论决定着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必须要厘清由谁评、评什么、评价谁、如何评等几个元评价中的核心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对课程建设具有导向作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统一性的评价标准之外未能根据课程特点细化评价标准,从评价理念、课程目标、评价方法上都无法很好地反映该课程的能力本位目标,无法满足评价的效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是完善继续教育体系的重点工作,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建设在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用性、课程信息化程度、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针对突出问题,还应继续完善六大课程模块,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实行规范和科学的课程管理以及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 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王信霞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1):74-81,100
《乐府补题》为宋末元初词社唱和的一部咏物词集。自清初复出以来,对它的研究日益增多且逐渐深入。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乐府补题》复出刊刻的具体时间;归纳了四种有关主旨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列出了相关的人、事、地的考证;点明了它的深远影响,并对《乐府补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3.
执行《教育法》十年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法》颁布和施行十年来,对促进实施依法治教,“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起到了应有作用,取得巨大成绩。但在执行《教育法》过程中尚存在学习宣传不力、思想观念陈旧、政府执行不力以及教育侵权状况严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传统的法律文化观念、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和《教育法》自身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基本对策是切实加强学习宣传《教育法》,完善修改《教育法》和相关法律,加强《教育法》执法与监督力度,完善教育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文学"由于过度强调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呈现出模式化、简单化的情形,从而引发了学术界普遍淡化、忽视、否定这一时期文学成绩的"空白论"主张。本文从文本出发,用细读的原则,对一直被否认的十七年经典文学进行梳理,并从平民意识、知识分子启蒙意识、作家主体意识三个方面入手,探寻这一特殊时期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教育论坛》2002,(1):14-19
“十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湖南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形态将具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从而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极大地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全面振兴湖南教育事业,为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湖南省“十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6.
1989年退休后,邓小平依然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高度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党的前途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晚年“理论交代”。这一“理论交代”不仅大大加速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理论萌芽,这些萌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对从邓小平晚年的“理论交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进程进行考察,既可以展现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一脉相承的理论联系,又能够凸显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鲜明个体性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学史研究八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拥有丰厚的积累,而且至晚在东汉班彪、班固时,已经形成了史学之历史的意识。说它年轻,是因为它作为近代学科之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被明确地提出来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才有大约80年的历史。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这大约80年的历史也是很值得回顾和总结的。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史被提到专史研究日程上来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草创时期(30—40年代),沉寂时期(50年代),活跃时期(60年代前期),再度沉寂时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发展时期(70年代末至今)。其间,它经历了两个马鞍形的演变轨迹。其中,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  相似文献   

18.
酷爱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偏爱文史古籍的读书习惯,构筑了毛泽东社会科学知识渊博,而经济与自然科学知识相对薄弱的知识结构。文史知识的厚重积淀,加重了毛泽东对政治斗争的敏感与警惕,导致了他对民主、法律的模糊认识以及对经济规律的忽视,成为毛泽东晚年出现决策失误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汉水流域近百年考古的主要成就,描绘出汉江两岸古人类近百万年来生存、劳作、繁衍、生息及发展的大概轮廓,以便将这方面的探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中国的自我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热的课题之一。文章从我国研究较多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等方面较详尽地阐述了近年来我国自我研究的现状,并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