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加强观察力     
<正>一次,我坐地铁时,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年轻妈妈的对话。"我对我女儿的学习抓得很紧,她每天写完老师留的作业以后,我都叫她写一篇作文。""真的啊?我也想这么做,可是实在很难,小孩子不配合啊!""小孩子懂什么!当然不配合了,可这都是为她好啊,一定要坚持!"第一位妈妈对作文如此重视,我刮目相看。可是,当我得知她们的孩子才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真的好想跟她  相似文献   

3.
桑尼 《少年月刊》2011,(7):125-125
你是个心细的孩子吗?你时常会注意身边的事物吗?别看急,下面这个趣味观察力测试将会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4.
你是个心细的孩子吗?你时常会注意身边的事物吗?别看急,下面这个趣味观察力测试将会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5.
通常讲作文之法,往往离不开主题、结构、语言、材料。讲授文章往往离不了层次、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之类,这也无可厚非。可是主题从何而来,结构如何组织,材料如何选择?这就离不开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这如同盖一座房子,原料靠什么运来,运来又靠什么建筑,这都离不开“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观察力水平的差异,主要反映在观察的目的性、敏锐性、准确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教师可通过明确观察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亲自动手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在一次给青年作者的讲话中,讲了两个有名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和蒲宁有一次在那不勒斯的饭馆吃饭,他们在谈论文学,并且进行观察力比赛。他们坐定后.只  相似文献   

8.
狄更斯十分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在1848年4月22日给好朋友约翰·福斯特的信中,狄更斯赞美了后者所著《高士密斯传》后,又提出了一点质疑: “在第三部(这是最美的一部)结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2010,(24)
  相似文献   

10.
培养观察能力,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需要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需要注意细节问题,需要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需要随时做好记录,还需要有好奇心。  相似文献   

11.
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叫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和发展必备的智力特征。教育、科研、创作、生产劳动无一不用观察。进化论者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我觉得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超过中等水平的人们的。”伟大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千百次的观察,成功地进行了条件反射的研究,他在实验室的建筑物上刻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警句。不少科学家如牛  相似文献   

12.
观察是创造力的基点,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巴甫洛夫曾说,科学研究就是要"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能力是智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而感觉和知觉所得到的信息就是依靠观察。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3.
这两幅图画中有5处地方不同。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出来吗?找到一处就在下面的方  相似文献   

1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经由眼睛接受的外界信息占人接受的总信息量的七成。学会观察,就能有效地接收、消化外界信息。儿童也不例外。但是,观察不是简单的看一件事物,  相似文献   

15.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几种方法,旨在为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观察行为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儿童来说,他可以通过观察来认识世界,观察力是儿童思维的触角。观察力作为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是在孩子岁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孩子一旦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就能发现别人未注意到的事物,从而进行探究、判断、比较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黄松跃 《学苑教育》2012,(18):49-49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浅议教师的观察力史忠义观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整体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良好的观察力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鲜朋的客观性。即教师在观察事物时,坚持客观性原则,不带主观色彩,细致、全面、真实地看...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具有探索和研究的特点,是与思维紧密结合的,因之又称为“思维的知觉”。知觉的最高形式就是观察。观察力是指观察的效能。人们的观察力有强有弱,效果有好有差,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少教师说“恍的学生学不好”。所谓恍,是指学生学习、工作粗枝大叶,对事物经常看错、看漏或视而不见。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柯夫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了观察力差的学生是学不好的,而且这是差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我国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工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是儿童积累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虽说有眼睛耳朵能看能听,但接触同样的事物,有的孩子能在脑子里留下准确、完整、丰富、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却只留下支离破碎甚至错误的印象。可见,观察力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后天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