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目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合作媒体,举集团之势全力报道世博盛会,全方位展示世博新闻信息,为不同国家媒体聚焦世博,为不同地区读者和观众报道世博盛况。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鲜明的特色、陈列中对新媒体的设计与利用,以及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为了宣传和推广世博,利用新媒体开辟的网上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给各国文化信息传播和上海世博会形象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参与世博的心理需求.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博物馆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树立良好的博物馆形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开和 《中国广播》2010,(12):55-58
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新闻传播在渠道、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以往的创新与特色。传播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上海世博会传播体系创新的重要动力,它推动了国内外媒体的世博报道朝着全媒体方向发展,并使国内各类媒体之间以及媒体与其他行业之间多元联动的运作模式成为可能。在内容方面,国内媒体以中国视角和国际眼光较为全面地传播了世博理念,国外媒体的世博报道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也逐步趋于客观中道。  相似文献   

4.
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圆满地落下帷幕。世博期间,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各显神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世博精彩。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旗下的80多家交通广播、40余家移动电视和交通电视播出机构,共同参与由上海交通广播发起。  相似文献   

5.
万众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媒体竞争激流暗涌。各大媒体各出奇招、各显其能,对世博会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道。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发挥广播节目听觉优势,在本次世博报道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它的极具现场感的全方位多维度报道、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性世博信息和趣味十足的世博故事,为广播听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世博听觉体验。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12):77-77
由人民中国杂志社和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上海世博增刊5月27日起通过东贩、日贩在日本全国各地的书店销售。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今年对外宣传报道的重点,人民中国杂志社在做好《人民中国》刊网报道和《世博周刊》日文版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展示全人类文明进步大舞台的世博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媒体承担着信息传递、形象推广等一系列重大传播重任。本文以广播传播为对象,分析论述广播怎样依据自身牦点和优势对世博进行宣传报道,在树立报道话语观念、掌握报道宣传技巧以及建设自身系统方面如何进一步做好战略规划,以求更好的完成世博媒体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8.
赵庆丰 《声屏世界》2010,(11):22-23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184天里,上海世博会不仅创下了世博历史参观人数之最,而且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聚焦的热点。据统计,本届世博会累计吸引了18万人次的媒体记者入园采访,其中境外记者达1.3万人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是一个媒体展示的舞台。以下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广播媒体是如何借助活动创新世博传播,以及各国媒体如何在世博报道中展示各自的风度和辣度。  相似文献   

9.
孙笑非 《中国广播》2010,(12):12-14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以空前的宣传力度,推出大型直播节目、整点资讯连线节目、世博歌曲热播节目,对世博会进行了有频率特色的报道;持续半年的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音乐世博汇周日也疯狂》,开创了国内专业化频率同一主题、长时间、远距离、系列化、大型直播时间最长的记录,开创了音乐之声重大活动、重大宣传报道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海燕 《新闻传播》2010,(9):112-112
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共投资4000多亿元,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温州电视台通过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出色地报道上海世博会,打出了一场漂亮的世博宣传立体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因此,主流媒体做好经济宣传责无旁贷。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专业经济广播,是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先行者。它顺应改革潮流,突破了传统综合广播的模糊定位,首创了大板块互动的崭新广播形式,带动广播走出低谷。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大浪淘沙,全国逐步形成了一支由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和各级地方电台经济广播共同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化经济广播队伍。近年来,各台除出色完成本地的经济宣传任务外,还联合打造合作平台,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诸如配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宣传的《经济新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共享世博盛宴》、百集系列报道《经济转变100问》、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  相似文献   

12.
武刚  杨余 《军事记者》2011,(1):46-47
2010年,我国广电媒体积极创新实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了上海世博会,实现了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一体化传播;实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全媒体直播;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  相似文献   

13.
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合作媒体,世博会为制播分离、整体改制后的上海广播电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舞台。一、世博宣传报道活力迸发,层次分明对全方位展示上海世界博览会精彩的上海广播电视来说,活力无限是最好的诠释。上海广播电视台世博宣传报道活力的构成大体包括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国外媒体纷纷聚焦世博。通过网络媒介,发展中国家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解读世博,笔者就印度、南非、韩国的主流网络媒体如何报道世博会开幕式进行内容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本身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网络媒体整体报道上海世博是友好的,而这些国家主流网络媒体报道世博内容较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上海世博会作为考察“大事件”传播的案例,通过对1209名上海大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考察了他们对国内媒体世博报道的接触情况、评价情况,以及这种接触和评价对于他们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认知、情感(态度)、意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大学生平均每天获取世博信息的时间相对值不少,接触的渠道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渠道,接触最多的是实用信息;他们对世博报道总体上接近“比较满意”,最满意其速度,最不满意其批判性;接触和评价世博报道,对于他们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意愿(行为)均具有较大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实现“大事件”的有效传播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关注低碳环保,生态文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以此作为构建绿色城市的良好契机.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上海世博会建构的四种"绿色世博"形象,即主办方的"绿色世博"理念、大众媒介打造的"绿色世博"、客观现实中的"绿色世博"以及人们在复杂的传播系统中感受的"绿色世博",并对四者的相互关系及"绿色世博"形象的传播影响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开幕至今,国外媒体对世博会报道不断,传达了他们对于世博会的看法和见解,也是西方国家民众了解上海世博的重要信息渠道。本文就世博会开幕前后西方主流网络媒体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收集与整理,展示上海世博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构建,并尝试探讨其中的一些缘由。  相似文献   

18.
"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方案"是针对201O年上海世博会这一大型活动而实施的若干ITS应用与服务系统及若干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客观分析世博交通协调管理对智能交通技术的需求,根据不同对象和空间范围的需求特征及功能要求进行系统集成设计,提出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框架,明确各系统功能要求,提出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意见,为上海世博会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进行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这次世博会时间跨度长、参加人员多、活动密度高,为历届世博之最。而世博会上光焰夺目的莫过于世博园区以及各场馆广泛运用的众多新媒体,包括“新材料”以及“新创意”(由各种旧媒体创新组合成“新的媒体”)。如果说,奥运会为人类展示体能提供了竞技场,那么在新媒体应用上,  相似文献   

20.
徐强 《中国广播》2010,(12):10-12
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专业广播频率如何扬独家之优势,脱离同质化竞争,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将世博会报道融入频率改革进程之中,借助世博会报道探索改革新模式,打造中国第一经济广播品牌,以改革的实践推动世博报道形成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