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高职发展的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高职从逻辑应然走向历史实然。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观念认识、制度变迁成本、既有制度"路径依赖"、我国教育政策过程特点等本科高职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总结本科高职发展困境,探索"中间扩散型"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2.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规模迅猛扩张的同时,普遍陷入了多重发展困境之中。从制度变迁的类型和路径依赖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困境产生的制度根源有两个:一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二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今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弥补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二是摆脱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建设中出现了大量与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利益不合或相悖的"制度悖论",如学术自由的缺乏、学术机构的科层化、学术权力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的非契约性等.导致我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出现"制度悖论"的最大原因在于制度选择的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及其累积效应--路径依赖,鉴于我国学术体制的特殊性,打破大学学术研究制度的路径依赖最有效的办法是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通过政府的强制力量进行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5.
办学自主权既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而到以办学章程为载体的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嬗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明显扩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迁体现了权力与制度的互构关系:权力秩序呈现出从集中管控到分权治理的特点,制度模式从国家本位到多元导向的发展趋势。受路径依赖和高等教育供给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临时性制度过多与总体性制度欠缺、外部放权和内部集权等多对矛盾关系。在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实现从行政主导型的制度变革转向发展驱动下的高校自主性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换,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无论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以及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模型,它们都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其实,在我国凡涉及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并非由各主体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必须选择“互动合作”型制度变迁之路,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的概念。笔者选择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来阐述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着重阐释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这一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并提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视角看,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经历了移植经验、内化和自主生长的过程。其制度变迁及路径选择具有三个特征: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继承—变革"与"内生—创新"两种变迁模式相结合;高等教育制度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路径选择,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管理日趋规范和完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选拔制度,政府的理性选择和高校的理性选择使制度变迁出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但在制度变迁的历程中也出现了制度微调、转换、置换甚至制度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的路径依赖。这种方式在高教转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各项宏观政策的确立,强制武变迁不利于高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制性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弊端和形成此种路径依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突破高教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即实现高教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或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制度演变脉络的审视,可以发现整体性分析制度变迁动力是正确把握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出发,提炼出环境与观念、法治与权力结构、关键节点与行动者、制度稳定与变革循环等主要因素,以建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多元动力分析框架,由此发现:环境与理念变化综合性驱动制度变迁,宏观法制与权力结构变化主导性驱动制度变迁,历史关键节点及行动者选择变化加速性驱动制度变迁,制度稳定与变革变化则循环性驱动制度变迁;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动力变量遵循各自的制度逻辑展开互动,共同推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2.
书讯     
《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重点》本书以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论为研究工具,在扼要分析中国历代高等教育制度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独创的权力博弈模型和权力量化手段,对转型期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政职能经历了从宽泛到稳定、从附属到主干、从零散到有机组合的变迁,其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得到强化.民政职能变迁反映了国家权力的不断收缩和社会权力的有序扩张,不仅受到路径依赖、制度环境、体制精英等的深刻影响,而且也遵循了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民政职能将更加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并推动我国治理方式从统治型管理向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到以下启示: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重视指导社会评估组织的发展;注重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评价组织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制度安排涉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绩效.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迁是在特有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变迁的诱因和路径作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高等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前景和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法治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诉求,面临着法治成长资源缺乏、区域高等法治进程失衡等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法治进程,应以强制性制度变迁(建构理性主义)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自然演进主义)两条路径去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俄经济转型的最终价值取向是经济市场化,它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主要有两种基本路径选择——渐进型制度变迁和激进型制度变迁。中俄两国分别属于渐进型制度变迁和激进型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演进性特点决定了经济转型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9.
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改革必然会遭遇传统"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和既得利益集团等阻力,但其也具有公共治理时代转型、教育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战略和师生去行政化变革要求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由于阻力要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只能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可行路径是通过重塑大学精神,改革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等措施逐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的变迁经历了激进性制度变迁与试误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前者具有制度断裂的特点,后者呈现出渐进演变的特征。我国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政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管理,计划经济的残留依然根深蒂固。影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制度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呈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特征,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路径之中,但偶尔也发生剧烈变化。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克服转型期路径依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