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魏六朝文学是先秦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文学从自发走入自觉的关键性阶段,也是唐代文学大繁荣的必要准备,对后代文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按国家教委编定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考试"《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应从文学史基本知识和重要作家作品两方面进行学习.文学史基本知识一、汉代文学汉代文学的主要样式,是辞赋、散文、乐府民  相似文献   

2.
本学期八七级“古代文学”课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现把隋、唐、五代文学的学习重点与具体要求谈一下。 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中,唐代文学成就最高,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唐代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每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重点。 初唐(618—713):这时期可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南朝诗风的文学革新主张,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健康道路。这一时期“四杰”与陈子昂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此时的文学思想观念包罗万象,层次丰富,既传承了儒家文化,还继承了六朝时期的审美文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与唐代的开放相比,宋朝的文学则更具特点,文学思想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政治功能。本文将对唐宋时期的文学思想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唐代文学思想研究、宋代文学思想研究、唐宋文学思想比较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期为唐代诗歌的奠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六朝的浮艳诗体进行了革新,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从题材的选择到体裁的革新,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中华文学的瑰宝。四杰不但给沈佺期、宋之问的成就奠定基础,更给之后的陈子昂,大小李杜和白居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唐诗独具匠心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将中国文学推动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骈文应与诗、词、古文、传奇、变文一样,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唐代骈文比六朝骈文有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之六朝骈文,唐代骈文词采力避华丽,趋于朴实,用典使事约简;二是唐代骈文不再受役于文辞、形式而加深了抒情性与思想性。其次,唐代骈文丰富了人们认为是其对立面的众多唐代古文的表现艺术。再其次,唐代骈文本身创造了众多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堪称优秀的作品,具有不可抹杀的实绩。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隋末唐初书法史,书学界多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将唐代作为传续六朝遗风的书法盛世;二是以为隋末唐初书法主要是传续"二王"南朝之风,而忽视了北朝书法。实际上,唐人传续六朝遗风离不开隋。唐人不是直接传续六朝,而是通过隋人,而且也不可能绕过隋人,甚至初唐书家本就大多生活于隋时。故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初唐书法  相似文献   

7.
概说 “概论”这部分主要是让同学们从总体上把握住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这段时间从大的方面可分为隋、唐和五代三段,唐代当然应该是重点。因而,主要应把握住唐代文学发展情况,所以,在“概论”中,集中讲述了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情况、原因和唐诗的分期。 一、唐代文学繁荣和发展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同时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和变文。 (一)诗歌繁荣发展的情况: 从数量看,唐代有诗人两千二百多,诗歌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从质量看,这时期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出现了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许多优秀的诗人。同时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达到很高的地步,而且从题材、形式、流派来看,唐诗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8.
六朝文学的绮丽是在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后所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是六朝人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文学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统一是绮丽文学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六朝文学的绮丽现象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六朝人的审美意识.按照文学的继承发展关系,若没有六朝文学的绮丽特色,也就绝对不可能有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南朝时期迎来了湖州文学的黎明。隋朝短暂,文学上没有什么成就。后主陈叔宝祖籍长城,虽然有一定诗才,但内容绮靡无可取,被隋灭后,做了俘奴,也没新内容。在隋代文坛上较有声望的李德林,系博陵安平人,他历仕齐、周、隋,曾出为湖州刺史,有集,诗传甚少未有反映湖州者。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湖州文学至中唐时期也达到繁荣的高峰。有的同  相似文献   

10.
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唐代小说中,有关狐的故事众多,狐的形象也比较复杂。唐代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媚人、害人的妖狐形象,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塑造了一些助人、帮人的人性化的狐形象,这对《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狐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小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梵志诗歌的传播与影响流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机体,更是国际敦煌文学的重要视阈.王梵志诗歌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者及其影响流布,承载着唐代诗歌的社会和历史价值,是唐代文学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学复古理论在批判六朝淫靡诗风的同时,又承续魏晋以来文学自觉的历史趋向,吸取六朝声、采艺术探索的成就,复兴汉魏刚健骏爽的诗歌风骨,继承《诗》《骚》风刺比兴的现实精神,上复元古自然清真的美学境界,从多方面为唐代诗歌艺术繁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诗歌发展到巅峰阶段,并持续200年的繁荣局面.散文的革新、传奇的兴盛和词的成熟,也是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突出标志.尽管自宋代以来,唐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显学;但从总体上研究以诗歌为中心的唐代各体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研究唐诗在与各体文学的交融互动中,广泛吸收他体之长,开拓新变,从而导致一盛再盛的局面的论著,却始终未见.  相似文献   

14.
隋唐五代的社会发展,可分为三期:1.隋到唐初,还是世族地主壟断政权;2.唐代中期,新兴的地主渗入政治舞台;3.晚唐到五代,世族地主沒落,封建社会向君主专制阶段过渡。这种轉变,商品經济的发展,是起了巨大作用的。隋唐五代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隋到初唐,是总結南北成果,滌除旧污的时期;第二期,唐代中期,文化全面发展;第三期,晚唐五代,文化方面某些部門萎縮,某些部門則突飞猛进,为下一阶段的文化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为篇幅听限,不能詳細涉及社会經济背景,仅就文化发展总的面貌,加以闡述。 (一)隋到初唐,总結成果滌除舊污  相似文献   

15.
隋唐五代文学 隋代的文学,实际上是齐梁诗风的延续,所以这一阶段最有成就的是唐代文学。 一、唐代文学的概况和成就: (一)诗歌:唐代是古代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 1.唐诗的分期: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唐诗分为初唐(618—713年)、盛唐(713年—766年)、中唐(766—836年)和晚唐(836年—907年)四期。 2.据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统计,这时期有诗人二千二百多,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相似文献   

16.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唐代已具备了令人瞩目的规模和特点。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宋人洪迈称唐代诗歌和小说并为“一代之奇”(《容斋随笔》),是很有见地的。鲁迅在评价唐代小说时也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中国小说史略》)只要我们对唐代传奇的艺术成就作些简要分析,就不难看出鲁迅、  相似文献   

17.
唐代以来,人们对南朝文学多有指责。继陈子昂斥之为“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之后,李白也认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那么,南朝文学就真的象他们所说的那样一踏糊涂,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探讨,力求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本文试就南朝文学的写实精神浅加阐述,意在抛砖引玉。这里谈的写实精神,是与六朝前后的文学创作传统比较而言的。六朝文学处于汉、唐两座文学高峰对峙的峡谷地带;一方面,它冲破了汉代令人窒息的烦琐经学这股沉闷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开创的,它对唐代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六朝骈体书牍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体书牍文盛行于六朝,广泛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社会政治活动,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际和情感。六朝骈体书牍文具有诗化特征,优秀之作不仅是应用文,也是文学美文。  相似文献   

20.
过去谈近体诗的起源和发展的人往往五、七言不分,笼统地说近体诗"见于唐初"、"起源始于唐代"、"是唐代以前所没有的".本文通过对六朝新体诗(重点分析五言新体诗)的体式、平仄格式、拗救、押韵、对仗诸要素的深入探析,提出如下的看法:五、七言近体诗并非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五言近体诗产生于六朝,七言近体诗萌芽于六朝陈、隋而完成于初唐,且仄韵五绝新体诗也诞生于六朝,它开了唐代仄韵五言近体诗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