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音乐天才,人们不由的会想起莫扎特,他对于人们来说似乎是创作神力的人类化身,被上帝创作的如此纯粹,又如此彻底,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无不感叹他的音乐,那具有完美性和统一性的神秘。对于今天的公众,莫扎特可是高雅美感和透明和谐的楷模与象征,对与他音乐的理解,我们的思想和趣味更过的是植根于19世纪末浪漫主义文献之上。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莫扎特是一个习惯上被称为音乐艺术"黄金时代"的产儿,这个时代为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提供了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丰裕艺术的形式珍宝,在这里,这位天才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创作的材料便可,用这些随手可得的艺术才来来建构那属于这位天才的艺术殿堂。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粹的美,他的创作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体。在他短短的生命旅途结束后,给人类留下的却是享之不尽的音乐财富。本文以莫扎特的一生游演经历为主线,对他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市。为了感受莫扎特的音乐,也为了纪念这位天才的作曲家,我特撰写这篇文章,以飨读者。年幼的莫扎特在父亲的指教下勤奋地习奏,3岁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人物的原型,剧作《莫扎特传》中莫扎特被塑造成为一个音乐天才,他是一个"上帝的宠儿"。然而,皮特·舍弗在他的剧作《莫扎特传》中并没有热情洋溢地赞美这位被上帝眷顾的天才音乐家。作者除了描述他无人能及的音乐才能外,也赋予了他常人所具有的缺点,如挥霍无度、傲慢自负等,去掉莫扎特的神秘感,向读者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音乐天才。本剧的亮点是两种世界——传统世界与"异类"世界的冲撞。无论是莫扎特与萨列里个人的碰撞,还是莫扎特所代表的新形式音乐与以萨列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归结于这两种世界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基于历史人物的原型,莫扎特在这部剧中被塑造成为一个才华横溢却放荡不羁的音乐天才。作者皮特·舍弗并未给予浓墨重彩的描述来赞美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而是褪去了大师的神秘色彩赋予了天才更多普通人的情感性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一生充满波折坎坷的音乐巨匠。该文分别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原因对莫扎特的命运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莫扎特的悲剧是由其自身性格的缺陷,萨列里的迫害以及上流社会的压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被称为"音乐天才",但一生短暂,其创作体裁众多,歌剧是莫扎特的创作主流,一生创作二十多部歌剧,《唐璜》是最具代表之一,而其中的《鞭打我吧》是咏叹调中的经典代表作。本篇论文着重对《鞭打我吧》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音乐家莫扎特世界上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是天生的。被称为“十八世纪的奇迹”、“神奇的天才”莫扎特也不例外。莫扎特于1756年1月28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小城镇──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勒宝尔德·莫扎特是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手,曾任宫廷乐队队长。...  相似文献   

7.
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是天才,你不是.当时我问你什么是天才,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天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很难说怎样的人才是天才.即使莫扎特小小年岁就成名,他真正完美的作品,也是在20岁以后才产生,可他又因为早期透支太多而早早死去.成为小天才有什么好处呢?只怕早期的虚名反而影响了他们后来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Mozart,Wolfgang Amadeus(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歌剧作品,《魔笛》即是其中之一。里面帕米娜的咏叹调《我感到》,以优美委婉著名。本文试从分析《我感到》谈莫扎特风格以及《魔笛》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9.
胡晓耕 《中文自修》2004,(11):28-28
深受崇敬的海顿写各种形式的曲子。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灵魂,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老师。莫扎特就是莫扎特,是最伟大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不朽的咆哮者。  相似文献   

10.
你也能行     
《当代电大》2006,(9):I0007-I0007
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在自己工作的这个小天地里,过着满意舒适的生活。但是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钢琴师,将巴赫、莫扎特和肖韩天才的音乐用我的双手重新带回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陈美,这位莫扎特式的少年音乐天才,有着传奇的经历和神奇的音乐天赋。1978年,陈美生于新加坡。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196年前也生于这一天。11岁时,陈美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当时的音乐学院院长马修很为陈美的天赋吃惊:“她是个真正的神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她就像莫扎特和门德尔松,对音乐的理解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得多。”一年后,12岁的陈美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她说:“人只能活一次,而此生我只为演奏小提琴而尽心尽力。”虽然从小接受的是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但作为一个新生代小提…  相似文献   

12.
1787年4月,一位年轻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扎特。他其貌不扬,在莫扎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被誉称神童的莫扎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这位年轻人必将为乐坛掀起狂澜!”莫扎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这位年轻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相似文献   

13.
卖艺     
有一次,莫扎特在剧院前的广场看见一个失明的老人正拉着小提琴,而他拉的曲子正是莫扎特写的。老人前面的地上,放着一个装钱用的帽子。许许多多的人从他身边走过,却没有一个人把钱扔进帽子里。莫扎特向老人问道:“请告诉我,您经常拉莫扎特的曲子吗?”这位盲人乐师说:“是的,先生,我经常拉莫扎特的曲子,如今所有的人都知道而且喜欢莫扎特的曲子。”莫扎特又问:“您是靠拉琴维持生活吗?”“是的。”老人答道。这时,莫扎特从老人手中拿过小提琴,搭弓拉了起来,他拉得真是灵妙极了!来往的行人都惊奇地停下了脚步,围在莫扎特身旁,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是莫扎特管乐协奏曲中的顶峰之作,这首曲子能让人体会到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特点。我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就是因为它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在学习单簧管时就接触到莫扎特的曲子,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看到有很多学生在演奏时的不足,这首曲子综合了多种曲式的结构特点,表达了多种艺术家的感情。文章主要讲述《A大调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分析,以及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15.
这个社会是一个以“圈子”为单位的社会,从来如此。天才莫扎特同样难逃“圈子”带来的厄运。莫扎特是一个平民音乐家,却是当时欧洲唯一个拒绝贵族供养的音乐家。追逐理想的莫扎特在与另一个阶层的抗争中,付出了悲惨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这个社会是一个以“圈子”为单位的社会,从来如此。天才莫扎特同样难逃“圈子”带来的厄运。莫扎特是一个平民音乐家,却是当时欧洲唯一一个拒绝贵族供养的音乐家。追逐理想的莫扎特在与另一个阶层的抗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旅欧随笔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是我们共同人性的体现”。游览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和维也纳 ,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体会 ,领悟到音乐的无形魅力和巨大影响 ,它是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萨尔斯堡———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位于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群山里。山城不大 ,但风光迷人 ,如诗如画。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拍摄地 ,是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 ,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光彩和荣耀。莫扎特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除了莫扎特出生地、莫扎特故居外 ,还有以莫扎特命名的广场、大桥、剧院、音乐宫等等。目之所及 ,到处都有他的雕塑和画像。在商…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总会有一个相同的奢望:假如这个班的学生都是天才,那该有多好啊!然而,一次次的希望却都在一次次的失望中破灭,学生总是那样天真、顽皮、不懂事,让我头痛、着急、无奈,我一次次地叹息:我真是一个不幸的教师!为什么总遇不到“天才”学生呢?我躲进书屋去寻找天才们的足迹。达·芬奇,凡高,门捷列夫,莫扎特……天才们纷纷向我走来了,他们让我既兴奋又紧张,不住地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天才,他们多聪明,可我的学生,唉……”书看多了,学生教多了,我的心态渐趋平静,思维却日渐活跃了。我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莫扎特是一位学习的天才,而贝多芬在学习方面给人的印象则是不精明的,其实这是一大误解。美国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分别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智力做过推测,结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被誉为音乐天才,他所创作的古典奏鸣曲有着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旋律以及新颖的结构。本文从莫扎特作品K309《大调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了其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以及实际演奏技巧等内容,希望能够加深弹奏着对莫扎特的艺术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