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型意象表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某些典型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情境,通过对古典文学中"桃花"、"白雪"原型意象的探究,揭示出桃花意象具有象征女性美丽容颜、凄苦命运、感慨身世、寄托隐逸与求仙理想、象征温馨家园的意蕴;白雪意象则象征着凄苦悲伤或空明寂灭。带着这样的意蕴来解读徐兰的《出居庸关》,我们会发现存在着多元的视角、更广阔的审美空间,还有徐兰诗里"中国咏战诗里常有的顺从与希望、克制与抱负间的张力",它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沈德潜改后的诗所不能及的。  相似文献   

2.
郭慧 《华章》2010,(26)
月亮是张爱玲所钟爱的意象,也是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的中心意象.文章以月亮始,以月亮终,月亮意象贯穿全文.它既是曹七巧悲剧命运的见证,又是长安悲剧人生的象征,还是芝寿恐惧绝望心理的映射.通过对月亮意象的精心营构,张爱玲深刻揭示了三位女性命运的悲剧性与悲剧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在《诗经》时代,桃花就是女性青春、美丽容颜和婚姻幸福的象征;唐代开始,描写桃花的文学作品大量增加;宋代园艺业发达,花卉仍然是文学创作常用的题材。宋代桃花意象作品比唐代增加很多,宋词中桃花意象在常见花卉意象中位居前列。由于诗词体裁的不同以及时代、社会等因素,宋词中桃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具有不同于唐诗的特征。宋词中的桃花意象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桃花和桃花源,象征爱情和超脱的境界。宋词中桃花意象所象征的爱情往往是感伤的。南宋时期,士大夫、文人注重对情感性灵的醒悟和品味,追求隐逸、超脱的境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为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海子的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与海子的人生命运相关联,他的诗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固定而独特的意象,如"麦地"、"村庄"、"黑夜"等。除了这些意象以外,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也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因为海子的"桃花诗"没有继承传统,完全是他自己独创的,并且与当代诗歌中的一些描写桃花的诗歌含义也有所不同。他诗歌中的"桃花"与"血"、"火"等意象相关联,象征着死亡与毁灭。而海子也是以"桃花"自喻,暗示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一《红楼梦》中的《葬花词》与《桃花行》都是吟咏桃花的诗,是整部小说中仅有的两首与桃花有关的七言歌行体长诗。七言歌行体是一种适合抒发细微情感的诗歌形式,大观园中只有黛玉擅长此体,这与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抒情诗人的气质是十分契合的。这两首充溢着悲剧美的桃花诗,非黛玉不能作。书中黛玉用以自喻的事物较多,清翠斑竹是她孤高纯洁的心性的象征。她把孤标傲世偕谁隐的菊花视为  相似文献   

6.
物象与寓意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物象和寓意可以发生文化意象的转换。通过崔护和桃花姑娘的心理复原,可以穿越时空场景,加深理解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人面桃花的爱情文化原型是:桃花物象+悲剧爱情寓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花已经脱离了一种简单的植物物象,而变成清骨、幽芳、弄妆、疏丽、严霜等代名词,赋予一种中国古典人文气质。在西周初年,桃花就被认为是带来婚姻爱情的"信物"。在现代,桃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了爱情的俘虏和悲剧残美。第二,"人面桃花"表达一面之缘竟成永别之意,寓意着男女之间错过了就将铸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和悲剧。人们在具体物象中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这首诗寓意了一种悲剧美。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留给后人的八百多首诗歌中,有四首带有柳絮意象。这种意象往往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不受羁绊之意,象征着诗人慨叹时光流逝之快、劝勉自己和他人珍惜时光,还象征了个人身世的艰难、无可奈何之感以及国家命运的动荡不安,诗人对风雨飘摇局势的难以把握、不能自主的意蕴。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用意象表情达意的高手,在《金锁记》中,她用众多的意象或揭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或隐喻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张爱玲对长安这个在特定时代、特定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女性,用感伤、凄美的意境构筑了她的悲剧人生。本文用小说中代表长安人生走向的四个意象来探讨长安怎样一步步走向悲剧以及她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月”,是文学中永恒的意象,月亮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最基本的象征之一便是自古以来的女性命运。中国的女性作家中最酷爱月亮意象的非张爱玲莫属,她的文字里的月亮意象可以说是俯拾皆是。《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在《金锁记》这篇小说中,月亮统摄着全部的其余意象,用一种连贯的内在延续性显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与一贯性。全篇共有多处写到月亮,每一种月亮都是不同女性的心境与命运的写照。本文着重分析月亮意象与主人公曹七巧、女儿长安与儿媳芝寿三个女性命运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杜十娘是冯梦龙在"三言"中刻画的最光彩照人的悲剧形象,她身上凝聚了善良多情、聪慧机警、仗义刚烈等诸多优秀品质,却难逃投江自沉的悲剧,本文从其个人的身世命运、社会的封建礼教等方面探讨这一形象的悲剧内涵,得出杜十娘的悲剧是现实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意象符号是文学审美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作家理性思维与情感活动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创作中可以用各种方式建构意象。白先勇在《孽子》中构建了许多意象,其中公园作为多种意象含蕴经常出现,有的象征着命运枷锁,有的象征着道德阴暗面,有的象征着心灵归宿等。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丝帕意象与黛玉等人的人格、命运息息相关,见证了宝黛的生死恋情,在作品中有多重美学功能:它是作品至美人格的象征,主人公传情达意的桥梁,人物悲剧命运的缩影,主人公爱情幻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3.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的早期航海悲剧来源于其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的水手岁月。海的意象不仅是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传达作品主体思想的重要媒介。海洋不仅象征着玩弄人的上帝和不能预测的命运,同时象征人类灵魂的精神家园。通过海洋奥尼尔表达了对物质主义的质疑和对自然自由的向往,海洋既是人类在抗争命运时的心理背景也是对人的精神抚慰。  相似文献   

15.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表达人类内心无言的忧伤",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悲剧命运引领者的角色。在文章中有几个明显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表达人类内心无言的忧伤”,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悲剧命运引领者的角色。在文章中有几个明显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传奇性的人物,她擅长描写女性,作品擅长关注女性的生存和感情命运,本文探讨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情感和命运悲剧的成因,揭示了张爱玲悲剧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中国传统文人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模式,同时也对其后诗文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来追寻陶渊明在诸多名花中情有独钟选择了桃花作为其象征的原因,并探讨他的这一选择对后世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象征(symbol)在西方文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简单来说,象征就是借用具体的形象或符号,以表现某些具有类似性质的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亨利·詹姆斯在他许多作品都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在《波士顿人》中,詹姆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这些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是暗示人物命运及故事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文章试图从这些意象的象征内涵出发来解读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