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风,就是中国风格,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如果没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要走向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新闻报道而言,虽然中国的“报纸”起源很早,“新闻”一词的出现也早于西方几百年,但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和新闻是舶来品。上世纪初,中国积贫积弱,许多有志之士“睁眼看世界”,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工业生产以及武器弹药等方面的优越,也十分痛恨中国的落后。于是,他们全方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其中也包括新闻。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状态,曾纪泽积极倡导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并向中国人民大力介绍与推广西方文化。同时,曾纪泽还通过各种方式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西方民主政治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以从其源头上学习西方的民主精神,学习其民主政治制度的精髓.因此本文着眼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中国一直把眼光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今天,西方的文化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各个方面.但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并没有真正走上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5.
港澳地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其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在图书馆网站主页的设计思想、服务理念和发展目标等方面有明显地体现,许多做法值得内地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明代末期,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文化为媒,通过对西学书籍的译介、出版与传播,把西方的科技、文化、艺术、宗教介绍给中国,从而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学习与阅读西方科技文化的热潮。在这个西学思潮中,不仅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读者与学者,也对明末乃至后来的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伴随着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传播的“媒介”或载体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出新。在信息化传播时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为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报刊等,视觉传播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当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媒介的选择上,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视觉形象意识。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对于西方人来说又比较难学,运用传统的文字手段向外输出中国文化,效果是肯定大打折扣的。正像许多现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从香港电影武打明星李小龙身上开始的,而不是从学习《论语》、阅读翻译的中国文学名著入手的。  相似文献   

8.
周燕 《大观周刊》2011,(28):69-69
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从西方舶来的传播学理论如何联系中国国情服务于实践,成为传播学界探寻的目标,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命题应运而生。 20多年来,中国传播学的研究逐步从翻译、译介国外传播学著作,转向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目标,整合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紧紧联系实际,努力服务于实践。许多学者通过大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关于传播方面的财富,力图创立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的中国传播学。  相似文献   

10.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西学”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研究的影响,认为“西学”是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外因,它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出中国应不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论,以实现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再度复兴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中国注重把眼光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舞台.我们的图书、期刊等,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能是边缘点缀,无法进入主流市场.这对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世界了解中国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2.
汤潮 《出版参考》2005,(9S):1-1
近百年来,中国注重把眼光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舞台。我们的图书、期刊等,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能是边缘点缀,无法进入主流市场。这对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世界了解中国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3.
叶丹 《新闻世界》2009,(12):114-11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和重视,中国孔子学院的对外推广传播,既满足了他们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同时又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让西方更了解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其他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启示,结合孔子学院所面临的一些内部和外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孔子学院面对困难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具有道德价值的观念和规范,如讲诚信、说真话等,但将其作为一种行业的道德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伴随西方新闻事业的传人而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塞已久的大门,当时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努力向西方寻求新知新学,逐渐意识到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真学习西方现代的新闻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徐小雁 《兰台世界》2012,(19):91-92
清末民初,许多西方文化作品经过翻译家的辛勤劳作而传播和介绍到中国,其中英文侦探小说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对于激发民众阅读兴趣和扩大民众阅读视野起到了其他文学作品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时代背景清朝末年,西学东渐,涵盖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和文史哲论等各种西方的书籍资料逐渐引起了落后中国的密切关注。起初,晚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话语位于一个国家话语体系的核心位置。长期以来,西方制造并固化了政治话语主要框架,定义了许多关键的“概念”。然而,当前中国的许多理念和实践,已经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话语权之争的关键,在于概念之间的竞争,在于建构概念、创造概念的能力。本论文以习近平2012年以来的92篇涉外演讲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治话语的研究进路,分析中国如何基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语境“创造概念”,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7.
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方文化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 ,促使文化产业和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迅速发展 ;网络媒体的兴起 ,促使全球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在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中 ,由于各国各民族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历史积淀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会产生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由此形成隔阂和冲突。中国在与世界特别是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中 ,弘扬和保持中国的特色文化 ,学习和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 ,摒弃和反对西方的腐朽、霸权文化 ,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准则 ,为实现“一个世界 ,多种文化”的互通互利、相得益彰的文化交往 ,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康熙皇帝不仅在政治、治国以及军事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同时对外来文化也特别喜欢,尤其是西方古钢琴深受康熙皇帝痴迷,促使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和古钢琴。正是由于康熙皇帝的敏而好学,使得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业在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自身也经历着转型.中国出版业正经历着声势浩大的转型期,转型也促进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以我的从业经验,我认为西方出版业的许多商业惯例和方法并不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徐建寅(1845—1901),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一生翻译了众多作品,在西方科技专著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关于天文、物理、化学等西方著作及考察西方工业技术后写成的《欧游杂录》等,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许多具有先进思想及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了师夷长技,特别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