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几个出现在课堂上的细节,谈谈这些细节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他读对了一半”在《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闸、踩、眬”三个字,请一位同学读这三个字时,学生将“闸”读成了“jiá”,薛老师并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正确的读音,而是这样做的:“这个字念‘jiá’,为什么这么念呢?”“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字甲’。”“他读对了一半‘,闸’里面这…  相似文献   

2.
“在2006运河之声——全国多种风格与流派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薛法根老师的《爷爷的芦笛》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中几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到的?”提出问题后,薛老师要求孩子们快速地读书“。那么怎么样才能快呢?应该轻声地读,像这样。”然后薛老师拿起课本,轻声地、快速地、专注地读了课文第1自然段……那一刻,偌大一个礼堂里,只有薛老师低沉的声音。而此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滑稽!是的,是滑稽!我从没有在任何一个课堂上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从没有想到过一个特级教师会在这样一个大礼堂里示范快速读!…  相似文献   

3.
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几个出现在课堂上的细节,谈谈这些细节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刘桂芹 《师道》2008,(10):37-38
那天在办公室里,搭班的冷老师问:“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中的一句,是读‘gě yǔ你了’还是渎‘jǐ yǔ你了’?”潘老师说:“我查过参考书了,读gěi yǔ。书面用语时读成jǐ yǔ,一般口语念gěi yǔ。”对面的陈老师抬起头:“gěi yǔ?不可能。不是有篇课文叫《给予是快乐的》么?我还听过一位名家上这一课呢!当时他在标题上标注了大大的拼音——jǐ yǔ,印象太深了。”  相似文献   

5.
词语麻辣串     
《作文大王》2010,(8):32-32
A 查茶差 查(chá)理是个成绩(jí)很差(chà)的学生,有一天老师让他用“香”字造句。查理造的是:“老师在喝茶(chá)。”老师问:“‘香’字在哪里?”查理回答:“在茶里面啊!”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幸学习了苏州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老师的《爷爷的芦笛》。教学中,薛老师用“猜”的方法进行了生字词的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精彩不断,尤其是对“朦胧”一词的教学印象尤为探刻,令人耳目一新。这引发了笔者许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猜”,猜出不同,猜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幸学习了苏州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老师的《爷爷的芦笛》。教学中,薛老师用“猜”的方法进行了生字词的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精彩不断,尤其是对“朦胧”一词的教学印象尤为探刻,令人耳目一新。这引发了笔者许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猜”,猜出不同,猜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8.
越看越陌生     
三点水右边加个来字念‘lái’,那三点水右边加个去念什么呢?当被问到这个题目时,我随手在纸上写下了法,但是我认不出它来!我觉得没这个字……你呢,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两个当时出现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爷爷的芦笛》是一篇语言文字清新隽永,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寓示哲理耐人寻味的叙事散文。课题“爷爷的芦笛”既是文眼,又是全文的主线索。为此,我紧扣课题,围绕“爷爷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什么”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学生在读书、读书、再读  相似文献   

11.
这天,我班“人气最(zuì)旺(wàn)”的张洪(hón)涛(tāo)老师正(zhèng)在眉(méi)飞色(sè)舞(wǔ)地给我们上作文评(pín)讲(jiǎn)课,忽(hū)然(rán)话题(tí)一转(zhuǎn):“这孩子!居(jū)然在文中称(chēn)我为‘张郎’!”“蟑(zhān)螂(lán)?!”全(quán)班同学的嘴(zuǐ)巴(b)都变成了大大的“O”,“谁(shuí)敢(ǎn)这么称呼(hū)老师呀?!”“哦,此(cǐ‘)张郎’非(fēi)彼(bǐ‘)蟑螂’,‘郎’是古(ǔ)代(dài)的一个官(guān)名,小作者(zhě)大概(ài)是希(xī)望(wàn)张属老师能当(dāng)上个小官儿吧。”张老师边(biān)…  相似文献   

12.
小鸭子     
一年级的启蒙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1、2、3……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就教她的学生:“‘1’字像只小筷子,‘2’字像只小鸭子……记住了这些,以后加法才好学。”学生:“记住了。”“好,这个算式的答案应该是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2 2=?学生齐声答道:“两只小鸭子。”小鸭子@陈桂蕾!541001$广西桂林市芦笛小学四〈2〉班  相似文献   

13.
我从哪里来     
夜深了,j ¨| 薯我悄悄地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从呀5里来?” ;i妈妈笑了笑' 囊。。.一0t指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说一“孩子,我是月亮, 叠j0_l你就是那闪闪的星星。”天昂r,‘,。.一j~ 毫蠢 。,-一手嘴悄搀间簿爷0 j。0。_jj 1l誓蒸鋈鎏≯?:j j誊0曩我从眵早多眵l_?j。i。0 70。0i、耸芦笑了笑-:;。、:_。蔓i。j..指着j天上的太,阳和朝霞,,说_.j“孩子,我是太阳, 。j。你就印$灿烂的朝摹。',。l ij大树Ej≮ll、’lll_,0:’,?j0 i我·荆肖地问老师_‘‘÷。。L 。,”老师,老师, 。。。、哉从四瞳桌?',j 0 i_曩老p币奚亍唉,0i j?:囊i“_j望着…  相似文献   

14.
开心QQ糖     
为什么魏同学打电话给何同学,何同学不在家。于是,他妈妈接电话:“喂!他不在家,请问你贵姓呀?”魏同学:“我姓魏。”何妈妈:“魏什么?”魏同学:“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爸爸姓魏,所以我就跟着姓魏了。” 一根鱼骨头老师:“我们人体中共有大小206根骨头。”学生:“我有207根。”老师:“你怎么会多一根呢?”学生:“今天早晨我吃下一根鱼骨头。” 靠山学生:“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老师:“没错啊!”学生:“我是‘峰’,你写成‘峯’了。”老师:“这俩字可通用。”学生:“可我爷爷说,那样我才会有靠山。” 做好事课堂上,老师正在表扬做…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的作用 ,这已经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对课文的阅读 ,一直都是我们所苦苦探究的问题。日前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 ,对我启发很大。薛老师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线 ,以语感训练为核心 ,使学生从读对、读懂逐步走向“读活”和读、用结合 ,从而实现了“读出意思”、“读出内涵”和“读出智慧”的教学构想。片断一 :师 :(指名读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一个字念得重一点才好?生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 :我应该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6.
“新改的”     
王老师范读课文,把谬论的谬字读作“niù”。一个小学生举手发言;“您那个谬字可能念错了,昨天我予习时,我爸爸告诉我念‘miù’。”“你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爸爸的?”老师有点生气了。“……”孩子哑口无言了。这时,另一个小学生举起了翻开的字典说:“老师,字典上的注音是miù!”老师拿过字典看了一看,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反正我过去学的时候还念  相似文献   

17.
吊死鬼     
妹妹不认识“槐”字,便去问哥哥。妹妹:“哥哥,这个念什么?”哥哥:“这念‘鬼’。”妹妹:“老师教我的‘鬼’字没有‘木’字旁。”哥哥:“这是树上的吊死鬼。”吊死鬼@黄秋薇!530318广西横县峦城镇西亭街20号  相似文献   

18.
对于形近字“虚”和“虑” ,平时运用时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虚”、“虑”用错 ,经常把“虚心”写成了“虑心”。区分这两个字 ,我从字形分析入手 ,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 ,问学生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回答 :“部首都是‘虎’字头。”然后 ,我指着“虚”字启发学生 :你们平时在做作业时 ,遇到不懂的难题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要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对 ,要记住‘虚心’的‘虚’里面是个‘作业’的‘业’字。”我慢慢地说。接着又指着“虑”字 ,对学生说 :“这个字里面有个用心的‘心’字 ,那么 ,在课堂上当老…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 ,是很经常又十分重要的师生交流。看起来这种评价的进行并不难 ,学生做对了 ,说对了 ,教师就给予肯定 ;反之则予以纠正。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并不简单。有位老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问学生 :“课文中说大渡河‘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里的‘只有’是什么意思 ?”前两个学生说“只有”是“仅有”和“唯独”的意思 ,老师都不置可否 ,当第三个学生说“仅有”是“唯一”之意时 ,老师立刻点头微笑着说 :“对了 !‘仅有’是‘唯一’的意思 !”其实 ,三种答案都是对的 ,教师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