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问题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而“问题”的“始作俑者”自然是教师。我不知道这是“传统”还是教师的“特权”。在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称之为“师问”。而“生问”是相对于“师问”而言。在此,笔者试图从“生问”这个略显陌生的概念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绘出一幅愿景。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黄志勤 《考试周刊》2009,(18):18-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不少人甚至说这是一种时尚的“问题教学法”,教师们对“问”字似乎更情有独钟了。但老师们的“问题教学”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普遍存在着不科学、不恰当的问法,据我观察,现在“问题教学”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语文教学特别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然而传统教学中太多的统一内容:统一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步骤、统一的评价,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自主化的发展。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激励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又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培植课程"生长点",选"点"突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发问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既发生在师本对话、生本对话中,更在生生、师生的对话交流中起着促进作用,它不断将交流引向纵深,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教学活动持续交互作用的状态,又内含了对话主体不断融合、激活的自觉性。学生、教师、文本通过“对话”,真正实现了由“文”到“意”,由“意”到“物”的自由过渡,达到了阅读教学“读”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本"一词中的"本",我理解其中有"根本"的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地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一、目标设定再精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是开山的斧,"问"是深耕的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可见,"有效质疑"是现代小学生应该达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到哪里、向谁去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用不着“上穷碧落下黄泉”,它就存在于语文教师的自身,存在于教材的文本,存在于教师利用文本施教的全过程.一、教师角色的价值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语文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首先就要着眼于教师.教师之影响于阅读教学的价值又有两个因素:一是角色意识,二是角色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戴正兴 《山东教育》2004,(35):12-13
《语文课程标准》吸纳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的“多元”思想十分引人注目,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以这样的理念来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有悖于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依然不时地出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4.
董军 《考试周刊》2013,(27):38-3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也紧紧围绕"语文素养",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课程目标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课堂补白艺术的运用不失为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学生阅读课文绝不只是一种被动的印入过程。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上我们既要留有时间让学生亲历体验,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班级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语言的领悟释放出来,在交流中碰撞、反思,在师生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想实现真正的课堂对话,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汪玉清 《学语文》2009,(1):9-10
若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自然就得向45分钟要质量。如何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存的“少、慢、差、费”教学现象呢?必须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切不可在教读中面面俱到,没有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作为从事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到一个“支点”,“撬起整个课堂”呢?两年多来.我一直在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中的这个“点”,以这个点来带动和激活整个课堂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洪伟 《内蒙古教育》2006,(12):20-21
“多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读”也是当今许多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于是,语文教学近几年的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凸显出“多读”的观点。有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专家也鲜明地指出:“以读为本”。的确,“读”在语文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核心,而阅读教学中,“读”既是教学的手段、途径、方法,更是教学目标中所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多读"的实…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王秀梅 毋庸讳言,在面广量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尚存在着一些“失范”现象,有的人误认为这是改革改过了头,甚至有淡出改革的想法。其实,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偏离甚或是错误现象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值得庆幸的是,近期一些专家、一线教师一直在热烈地探讨着,争论着,希望能在“否定、接纳、重建”的过程中,寻求突破和再生,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范式,给茫然无措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浴火重生的契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学生阅读能力愈加重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活动教学论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