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朋友,有亲和力,不摆架子的老师是好老师。” “有童心,有童趣,有爱心,有幽默感的老师是好老师。” “没有偏见,能一视同仁的老师是好老师。” “教学认真,知识渊博的老师是好老师。” “像我们陈老师这样的就是好老师。” 走进金坛市实验小学六(3)班教室,说起  相似文献   

2.
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只是不愿去做那么请听过许多课。上课伊始,师生会相互问好,“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这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上过多年课。上课伊时,也还是那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学生此时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目不正视,有的甚至手中忙着“活儿”还能“应付自如”……忽然有一天,上课时老师的问候语变成“大家好!”“你们好!”“朋友们好!”……学生先是一愣,然后探究地注视着老师,有惊奇,有疑惑,有猜测……接着从老师那真诚的微笑中他们领悟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的脸上也漾起了灿烂的笑靥………  相似文献   

3.
家教快讯     
北京市十五万中小学生评老师带着微笑上课的老师有魅力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连续1年的调查表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与教师的性别、年龄、长相关系不大,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集中在师德、水平和心理品质上。海淀15万中小学生对“好教师”的白描是:爱笑、和蔼、有爱心、知识渊博。调查发现,由家庭背景的差导、学生成长经历和个性心理特点诸多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也会对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学生对好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品质还是有共性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李霞 《中学生博览》2022,(30):66-67
<正>一、事件起因:用“他”开头的课堂报告走进初一(2)班教室,看着一张张天真的面孔,感受着他们热闹喧天的说笑,任凭上课铃声响起,他们丝毫没有觉察。这是一个规范意识较弱,课堂习惯欠佳,纪律比较散漫的班级。还好,我用约定好的“爱心掌声”提醒他们上课了,他们也逐渐安静下来。10分钟之后,我面对黑板写板书,教室里涌起一片小声说话的嗡嗡声,忽然听到有个女声喊:“老师,她打我!”  相似文献   

5.
“上课。”“老师,你没带书。”随着几个同学的话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没带书”上。“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老师没带书上课的效果,与带书上课的效果会一样吗?”我趁机把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抛出来。正如我所想,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同学说,老师没带书照样能上好课,因为老师可能早把课备好了;有的同学说,老师没有精力把课本上的所有内容都背下来装在脑子里,上课应该带着书,效果会更好些。我趁热打铁,抛出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带不带书上课效果不一样,那么同学们上课不带书会影响学习效果吗?”同学们七嘴…  相似文献   

6.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7.
一、“推让”现象:教师责任感的遗失这是一节政治课。上课铃声似乎没起多大的作用,学生说话的声音仍在继续,且大有超过老师讲课声音的势头,后来老师提出不想学的,只要不讲话,干什么都行,于是有玩游戏机的,有看课外书的,有睡觉的……课后该老师气愤地找到班主任:“你们班要好好加强纪律教育”。同时将  相似文献   

8.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按常规我应请大家坐下,对吧?”“对!”“今天不行,你们要坐下,必须符合我提的要求,才能坐下。”“老师,您提吧,我们准备着。”“学号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相似文献   

9.
朱峰 《师道》2006,(4):13-13
校长眼中的“桩”校长认为班主任就是一根“桩”,必须固定于班级中才可。班主任要密切注意班级的动态,班级中所有工作班主任都得仔细去做,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还得负责好其他科任老师的课务。科任老师有什么事请假或突然不能上课了,校长找的不是上课老师,而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因为校长这样说道:你们班没人上课,你班主任为什么不去负责一下?好像不上课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没把班级课务处理好,主要责任在于班主任。所以在校长眼中,班主任根本不能有任何的解释,班级工作出了问题,一切都由班主任负责。老师眼中的“桥”有人戏称:“…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三(1)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1.
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湖北丹江口市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宋老师准备带三(1)班学生到音乐室上课。忽然,学生胡卓站起来说:“老师,我手里有一个口琴,是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您能不能用口琴为我们吹奏一首歌呢?”宋老师高兴地说:“行!大家最喜欢听哪首歌呢?”小个子黄舜说:“我最喜欢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您就给我们吹这首歌吧!”班上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好吧,老师就为你们献上一曲。”宋老师一边说一边接过胡卓递过来的口琴。霎那间,教室里响起了悠扬婉转的琴声。细心的宋老师发现屏息聆听的同学们一个个眼圈红红的。琴声未落,室内已是…  相似文献   

12.
两条小鱼儿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我像往常一样被孩子们簇拥到学前班的教室门前。有两个小朋友嚷着说:“老师,老师,韩一佳带了两条小鱼儿,说是给您的。”“是吗?”我一边答复着孩子,一边想:这个小调皮,带小鱼儿有什么用,如果你能改掉在课堂上玩东西、乱讲话的习惯,认真上课就好了。走进教室,韩一佳边喊边跑到我的身边:“老师,我给您带了两条小鱼儿。”她边说边把一  相似文献   

13.
从教多年,经常听到学生们的种种呼声,例如“老师天天盯着我们考试的分数。”“老师有的时候把我的缺点与其他学生的优点比。”“我们有缺点、过失,老师应该帮助我们,不要随意责骂。”总之,学生们不喜欢这样的老师,他们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能理解,有爱心,能宽容,能与时俱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个语文老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之前如果没有个好的序幕,直人教学内容的话,开始时的课堂效果可能不太好。如果想一上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应有个适当的好的“序幕”,现介绍几种鄙人用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神奇眼镜     
早晨上学,我兜里装了好几副眼镜。现在戴在我眼前的,是一副“聚精会神”眼镜。上学嘛,就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我今天上课的时候,一直能听到老师的赞扬:“瞧,陶宇上课多精神!”“大家多学学陶宇,你看人家听课,全神贯注!”一下课,我就被班里的“小罗号”堵到了门口。小罗号是班主任王老师树立的好学生典型,勤学、好问,学习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6.
[案例] 期望中的等待 朱阳是我遇到的众多问题学生中的一个,进入初中不到两个星期,任课教师们就能列举出他的种种“丰功伟绩”:上课不听讲、嘻笑怪叫、顶撞老师……他甚至放出话来:“只要能整得老师生气,我就觉得痛快!”科任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是他上课能睡得着觉我们就阿弥陀佛了!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特别应具有“五心”,才能把工作干实干好。爱心。这是“五心”之首。这种爱心是博爱。班主任有了爱心,就能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学生,就能把心雨洒向每一个学生。有了爱心,就不会存在偏袒和私心。班主任对优生、中等生、差生,应该一视同仁,对权贵之子和寒门子  相似文献   

18.
听课,也是教师同行学习观摩、切磋教学的重要途径;听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属“例行公事”。闯堂听课(也叫推门听课),是听课形式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事前不通知上课的老师,听课者或是课间秘密“潜”入教室,或是上课铃响随学生一同进入教室。有时甚至是在老师进入课堂开始上课的时候“公然”进入教室,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种“闯堂听课”的做法,曾被人多次当经验做过介绍。分析其效果至少有如下两点:第一,事先不通知,老师没有防范,备课和上课情况能完全真实地展示出来,预防了作秀,有利于领导掌握教师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第二,这样“突然的光临”.给老师一种“防不胜防”的压力,从而鞭策他们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19.
消失的礼物     
之佳  乔丹 《课外生活》2020,(5):32-33
王老师是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开始,孙敏儿没觉得这位新老师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一样地上课,—样地布置作业,一样地说各种大道理。但很快她就发现,王老师特别有耐心,如果她不写作业,王老师会陪她把作业补上,无论这个过程要花费多长时间;王老师特别有爱心,发现她总是不吃早饭后,每天都会买几个大肉包子给她;王老师对她还特别有信心,总会对她说:“你很聪明,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在队长指挥下迅速站好四列横队。老师走到队列前,精神饱满的说:“小朋友们好!”学生说:“老师好!”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体操项目是用小皮球投掷标靶;另外学习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