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关于评价改革的现实纷争主要聚焦于两类基本问题:教育评价改革内部的选拔性评价体系与发展性评价体系之间的对立;评价改革外部的教育改革与评价改革之间的对立。其本质在于:多数人倾向性地认为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性问题,试图用评价改革替代教育自身的改革过程,而且将评价改革与教育内部变革过程割裂开来,孤立地分析评价改革。基于此,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推进性评价,在实现评价改革与教育改革的相互构成、随程推进方面展开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关于评价改革的现实纷争主要聚焦于:选拔性评价体系与发展性评价体系之间的对立。在评价的功能上,需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转向潜能的开发,兴趣的培养,情义的内化上,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激发学习热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3.
夏涛  赵秦 《教育与职业》2023,(12):64-68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与实施开启了教育评价系统性综合改革的新征程。高职院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调整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手段,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努力通过改革实践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实践提供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人才呼唤教育改革 ,教育测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想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方面作一些肤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管理学之要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理论三大研究课题之一。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还处在初创阶段,科学的、全面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形成;而传统的教育评价正成为阻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任。大连市中山区开展发展性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犹如扑面而来的一缕煦风,令人心朗神怡,它的全新的思想,充满教育艺术的创意和鲜明的时代特点,使我们步入了教育评价的新天地。一、发展性评价———确立素质教育的评价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教育改革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中职作为我国全面教育的构成部分,也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培养职业教育人才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现今中职教育评价仍然具有覆盖面不完全、评价体系缺乏中职特色、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等诸多不足,阻碍了推进中职教育改革。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中职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需求,提出教育评价改革机制及其实践策略,以期为中职教育改革助力。  相似文献   

7.
程有河 《教师》2014,(28):67-6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语文教育的需要。新时期下,要求语文教育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改革,理念先行。教学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理念之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测评方式的科学性、测评内容的全面性和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已成为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成为教育改革最终成功与否的制约因素。新课标下地理教学评价方案一般应包括明确评价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以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育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导向。在强调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应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并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永红  姚姗 《甘肃教育》2011,(23):22-22
教育评价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评价改革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有效的教师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评价改革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论述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受阻的原因和教育信息化难以整合的症结,从教育技术学的观点分析目前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教学评价改革是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这一论断。接着分析教学改革评价的发展趋向并给出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些建议。另外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考试与教学评价的关系做了精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对教师评价科学与否,关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当前,学校教师评价有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体系,这两种体系各有利弊,都不能适应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构建奖惩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机制,是中国教师评价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也是促进素质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的建构可以推进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教师评价方法观念,合理评价学生;完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促进教育实践发展;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深化教育改革。建构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实证主义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为核心,两种评价方法之间相互补充、交融和整合,共同构成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合理增加评价主体、实施发展性评价体系、两线并行教学评价和教学运行等方面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明确融入德育指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活动可控性,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南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应突出德技并修,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多元评价主体与注重综合评价,要从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观、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质量评价和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等三方面实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谈到基础教育改革难,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投放到两个关键点上:一是教育体制的相对落后;二是教育评价的尚不科学。建立健全良好的教育体制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似乎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问题在于,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体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呢?实践告诉我们,由于思想与思维的惯性,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既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又具有长期性的改革境地。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体系与改革的实践不能很好地和谐地统一起来,结果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扭曲现象,让人们感到些许失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怎样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改革路向和发展成效。增值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本应携手结果评价,共同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但近来增值评价因深谙教育变革逻辑而备受学者青睐,不免将两类评价陷入非此即彼的离散对立状态,也衍生出教育评价中的决策困顿和实践工作的模棱两可。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评价的本质、价值取向及其功能限度,廓清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各自的扩展范围和外延边界。基于此,坚持“一分为三”的方法论至为重要,以确保教育评价在“达标”与“成长”导向中不至于迷失根本,在“选拔”和“改进”抉择中平衡二者的张力,在“节点”与“阶段”的游移徘徊中实现其动静结合。唯此,方可于离散对立的评价倾向中寻求耦合互补,归正教育评价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8.
我区课程改革启动以来 ,各校及广大教师在日常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在广大教师队伍中 ,发展性课程评价还几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因此 ,从实施课程改革的战略任务出发 ,要实现从根本上完善这一评价体系 ,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标准和科学规范的操作办法任务仍十分艰巨。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区实际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适应我区课程改革发展的新形式 ,保证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发展性课程评价解析与实施建议 (…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价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评价改革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顺利与否。然而,我国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根深蒂固,导致现行的教师评价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将问题概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又需要教育评价机制及时跟上,我国港台地区中小学教育评价方面的一些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本文就港台地区在教育评价方面采取的有关措施展开论述,主要有学、教、管三方面,包括学生平时考核、入学、教学内容、校长培训等,希望对内地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