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2.
天才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3.
一、认识 1.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孩子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从小在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越多,受到的有效教育越多,就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像造楼房,地基打得宽深扎实.楼房就能造得高大坚固。  相似文献   

4.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5.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孩子在哪个成长阶段进步最大.结果发现是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时.总是用最欣赏的眼光关注自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最后小孩全部都学会了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与整个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水平、方式与方法又因人因家而异,这是它的难处:家庭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又是整个孩子成长的前提条件.同时又影响着基础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是三大教育的一个支点.显得尤为重要.解决当今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是我国解决基础教育中问题的“瓶颈”。我认为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孩子的成长单凭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良好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人们通常习惯性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其实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长,70%的责任在于父母,父母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最大决定因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教育得法的父母。相反,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也一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父母,他们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8.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规律。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大树是不是吃了大地妈妈的奶长大的?”“我是小鸟带来的吗?”面对孩子的各种天真的“谬论”.不少父母不是认真解答、引导,而是试图用自已的道理驳倒孩子所有的“谬论”。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启蒙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父母多多研究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的家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情况,探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怎么做,才会让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小读者》2011,(11):I0011-I0011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  相似文献   

1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很多问题,作为父母,会同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是育儿专家,在育儿过程中,同样也会而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巾,最重要的应该是摆正心态。凶为心态不仅影响到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埘孩子的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摆正心态。  相似文献   

12.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威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重视对孩子的价值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爱生活、会生活的人;重视孩子公德心的塑造与养成。使其能融入公共生活;尊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孩子的成长以充分的空间;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习惯性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其实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长,70%的责任在于父母,父母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最大决定因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教育得法的父母。相反,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也一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父母,  相似文献   

15.
由父母把孩子抚养成人,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关爱和引导.使之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是把孩子培育成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5):23-24
孩子最早感知到、最经常、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言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父母好榜样的示范教育,就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特别是性格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言行不正,孩子很难正直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景中 《考试周刊》2011,(47):222-223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长、成长,习惯在这里养成,教育从这里开始,情感、是非好坏善恶观念、信念在这里奠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抚育培养后代成长的重任。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疑虑,这些都需要父母给予帮助、引导与解答。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启蒙,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李超 《家庭教育》2000,(11):36-37
“父母成长与孩子成长相结合的原则”是家庭教育基本原则的第十条,这个原则是指父母必须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最终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一、时代呼唤合格的家长  相似文献   

19.
王红  丢玉 《教育艺术》2006,(5):54-55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儿童成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孩子为什么变得不听话了?其实,真正令人们关心的实质问题是: a.不听话的儿童是不是问题儿童? b.儿童不听话,父母是不是应该负责任? c.父母该怎样面对不听话的孩子? d.儿童不听话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