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一种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探索性学习正逐渐在各地兴起,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一种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探索性学习正逐渐在各地兴起,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本人在参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索》的课题试验中,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那么.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发展者?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则是最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理想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这一数学教学观点,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动手操作、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探索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才会有创新,才能赢得学生生命的成长。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人的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  相似文献   

10.
张芳 《河北教育》2003,(10):29-30
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如果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立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学设计正是体现教师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好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笔者都通过刨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对于创设问题情景与自主学习发展相互关系的一些认识,想谈一谈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学设计正是体现教师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好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科学的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解析圆中线段数量关系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17.
谢清龙 《今日教育》2007,(1S):42-43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数学课不仅强调学生探究.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此淡谈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教师应结合一定的教改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转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现代学习方式.它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笔者在承担广西“十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自主性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培养研究》的研究活动中,与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一起在数学教学中从自主预习、自主练习、自主检测和自主观察等方面做反复地尝试,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吴志健 《贵州教育》2009,(17):36-38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习方式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新课程专家普遍认为,必须“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学习方式的探讨与实践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局面,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再“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但是,也暴露出了以下三种不容乐观的现象:1.把数学学习方式作为课堂出彩的亮点,不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只要一上公开课就来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在根本没有弄清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外延、根本没有搞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实质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扛起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大旗,无端地抛弃以前所有有效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