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家中,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怀疑者和突围者,而他的《哈姆莱特》则充分体现了他关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困惑和探索。文本中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诸多人物的自我意识总是处在以古希腊精神为代表的"小我"意识和以中世纪基督教为代表的"大我"意识之间的剧烈博弈当中,而且,这种博弈状态是多元、复杂、深刻和深远的,这体现了莎士比亚关于人类精神发展领域最为深刻的困惑与怀疑,他的这种困惑和怀疑是具有预言性的,对于我们今天人类精神的发展是具有启示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家中,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怀疑者和突围者,而他的《哈姆莱特》则充分体现了他关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困惑和探索。文本中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诸多人物的自我意识总是处在以古希腊精神为代表的"小我"意识和以中世纪基督教为代表的"大我"意识之间的剧烈博弈当中,而且,这种博弈状态是多元、复杂、深刻和深远的,这体现了莎士比亚关于人类精神发展领域最为深刻的困惑与怀疑,他的这种困惑和怀疑是具有预言性的,对于我们今天人类精神的发展是具有启示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晚期,莎士比亚开始思考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哈姆莱特》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位快乐的王子,但是颠倒混乱的世界,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使他痛苦、忧虑,最后成了一个忧郁王子。  相似文献   

4.
论《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中的复仇鬼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比较了《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悲剧其有共性的一面。都采取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喻人,借鬼魂复仇,鸣人间不平之事,批判黑暗现实。鬼魂复仇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治世理想。两部作品都具有民间文学素材的承继模式。  相似文献   

5.
是典型的宗教悲剧。它的背景都设置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剧中人物说的语言充满宗教色彩,哈姆莱特更是言行一致,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基督教义和《圣经》是他行动的准绳。他的命运也因此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悲剧《哈姆莱特》中笼罩着死亡的阴郁氛围,全剧以鬼魂复仇开场,预示了结局的悲剧性。主人公宿命般的死亡结局渲染了丹麦王国的腐朽,揭示了人性的蜕化,宣扬人应该保持向善的情操。  相似文献   

7.
8.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通常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中,以悲剧成就最高。而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中,《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最重要的作品。别林斯基称莎氏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氏“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哈姆莱特》一剧的基本情节取材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9.
罗萍 《华章》2011,(24)
"王子复仇"是<哈姆莱特>的中心情节.该剧可谓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但其不朽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通过细读,本文试图逐层剖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意味,进而揭示本剧丰富隽永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萨特的《苍蝇》都是广有影响的世界名剧.虽然它们的诞生相隔了三个半世纪,两位作者又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然而,这两部杰作在艺术上却表现出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本文拟从古老题材反映现实人生、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境遇剧”理论、封闭式结构、复杂的冲突等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以及一些差异,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以期表明西方文学的一脉相承和两个伟大艺术家在表现人类心灵和艺术表现生活方面的感应和相通.  相似文献   

11.
刘恒 《海外英语》2014,(12):169+179
William Shakespeare has left us the remarkable tragedy Hamlet, a typical novel in which the readers are deeply impressed by Hamlet, a special hero of his kind and also a humanist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相似文献   

12.
圣经是世界文学艺术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欧美作家.莎士比亚没有创作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时圣经的熟读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家.[1](P110)以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为例,简要分析圣经的巨大魅力和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了莎士比亚的生平 简历、主要作品,阐述了他的人文义思想在其代表作《哈姆莱特》中的反映,并着重分析了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逐步破灭过程,总结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方法。同时揭示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灌注着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正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特征,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从哈姆雷特的死因中探寻少年维特的死因,少年维特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无法排遣自己因理想与现实的大相径庭而产生的极端抑郁愤懑情绪以及自恋自慰自欺情结,与哈姆雷特精神分裂下的犹豫、愤怒、绝望,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历来观点甚多。本文通过对剧本中故事情节的分析,尤其是对哈姆莱特装疯和放弃克劳狄斯祈祷的机会两个情节的分析,认为哈姆莱特的性格是以行动为主的,他是一个行动的王子。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自始至终以浓重的笔墨刻画了悲剧主人公孤独的性格。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失望,对人生、社会、人类未来出路的探索与迷惘,造成了哈姆莱特性格的孤独,造就了他孤独的人生。文章从孤独的角度来解读这部悲剧,阐释在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而独特的孤独性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以及剧中使用的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他为后世之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西方美学一般把审美意识分为优美和崇高两类。古罗马时代的希腊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在其名著《论崇高》中详细论述了崇高之不同于优美的基本特征。运用《论崇高》中所阐述的关于崇高美的基本观点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细致分析,从而说明这部作品如何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哈姆莱特》围绕复仇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各个人物形象。其中,尤以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刻画最为鲜明、鲜活和真实。以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为线索,分析其内心情结,可以更好地把握戏剧内容,深入挖掘戏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