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科学发现与发现学习 凡是揭开未知世界新的奥秘的成果,都属于科学发现之列,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未知情景的揭示,它包括:从自然界中发现新现象、新事实,在研究中,提出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就一个人而言,变未知为已知,例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就是发现学习,确切地说,发现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发现,而是用发现的方法去学习。变‘占有真理”为“追求真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2.
所谓“指导发现法”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 ,注重借鉴目前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 ,将“指导发现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诱导式”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  相似文献   

3.
“指导发现法”是由教师设计、定向指导,让学生自己实验、观察、分析、假设和论证,并从中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根据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时代要求,文章对“指导发现法”的理论基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4.
一、发现法教学的目的 发现法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参入认识、探求、掌握事物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学生要运用所掌握的全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发明新的东西,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精神,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发现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2005,21(1):29-29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主动地探索,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发现的主体是学生;发现的过程主要是一种“再发现”过程;发现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涛 《吉林教育》2006,(5):37-37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  相似文献   

7.
许宝玲 《考试周刊》2012,(72):37-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提高发现知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发现,也称发现法、问题法。有人认为发现是学法,有人认为发现是教法,学法方面来说。有人认为发现既是学法,又是教法。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类似于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学的方法应当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形成的问题。学生应当凭借发现法去探求知识的奥秘,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我认为,这对于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法的特征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本质、变化、规律,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是以观察、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发现法”就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介入,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自己的逻辑推导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在生物课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本文试从发现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发现法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对发现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谈谈笔者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全在于思维的“反向”、“求异”、“发散”,而首先在于从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中寻找相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的功能,对主体(即学生)相机引导,培养学生发现相似的能力,才能实现知识的积极迁移,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学生观察不正确、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看,如教学看图作文《好姐姐》,在指导学生看图时,要指导学生回答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问?文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从图中哪些什么地方看出姐姐“好”呢?学生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步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边想,怎样突出姐姐“好”呢?通过姐姐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使学生明白。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口干舌燥地指导学生怎么写,而后当学生动笔写作时,依然有不少学生咬着笔头茫然四顾,不知从何下笔。教师就纳闷了:指导了那么久,怎么还不会写呢?通过了解发现,其实教师往往对作文“怎么写”强调得比较多,而学生更愁的是“写什么”。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殊不知学生也正为无“米”做“炊”而发愁呢。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找“米”做“炊”呢?本文根据自身实践摸索总结了几条作文的取材之道。  相似文献   

12.
发现法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学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发现法”结合到计算机教学中.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海南)》2005,(8):16-16
发现式学习在科学教育中有效吗?“小科学家”们能知道什么是好的科学研究吗?批判性思维究竟怎么教才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写作教学中,有个问题引人深思:“写什么”和“怎么写”哪一个更重要?也就是写作教学指导的重心应该放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还是指导学生的写作技法?倪文锦的《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第3期)认为,“在形式出现之前,内容并不存在,‘写什么’生成于‘怎么写’之中”。  相似文献   

15.
郭莉 《湖南教育》2003,(3):38-38
发现法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提出的。他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现教学过程是调控课堂、把握节奏的过程,是因“才”施教和因“材”施教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内容的特点,设置问题的情境或设置图形,剖析问题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在新问题面前跃跃欲试。笔者认为,应用发现…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发现交流”。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读,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和方法,并通过交流,接受新的知识,发展能力,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使学生具有“发现交流”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的要点就是新知识、新观点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课本让学生阅读、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揭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把积极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教学难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索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的,所以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以复习导入新课。复习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谈话复习: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  相似文献   

18.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9.
“引导发现法”是由教师设计、定向引导,让学生自己实验、观察分析、假设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蔡虹 《教育导刊》2004,(19):47-48
“做几何”是数学课程改革中“做数学”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个体现,是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变换过程,使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也就是让学生在动态中“发现几何”,发现几何知识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