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流传着“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提神、排汗降温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丙烯生产技术及进展,对甲醇制丙烯技术的国内外技术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生物活性。方法:以近5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基础,综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结果: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种类丰富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结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经证明香榧叶中具有特征成分榧黄素(kayaflavone)。最近,又从香榧叶中分得一 个新的二萜特征成分香榧酯(torreyagrandate),为了获得更多的特征成分,我们自榧树叶中共鉴  定出26个精油成分。从组成比看,其特点是苧烯占优势(44.24%),其次为 α-蒎烯(20.75%),再次为δ-3-蒈烯(4%)。叶中所含的榧烯醇(torreyol)为特征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α-蒎烯产量,探索其发酵生产的规律,以α-蒎烯产生菌重组大肠杆菌YJM28为供试菌株,发酵周期24h作为发酵条件进行590 ml厌氧摇瓶发酵。最终采用基于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等方程的供试菌株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三个发酵动力学模型,最终确定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为力学模型,说明上述三个模型能够较好的真实的描述供述菌株在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豆多烯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固定相为YMC 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冰醋酸-三乙胺(99:1:0.5)为流动相测定大豆多烯磷脂酰胆碱。本方法制得多烯磷脂酰胆碱纯度在98%以上,收率在70%以上,具有工业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云洁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39-40,43
本文从国内外信息分析的角度,综述了石化产品乙叉降冰片烯的主要特性及用途、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生产技术、市场行情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发展动态,旨在为国内研发该产品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烯类单体如乙烯,α-烯烃、乙烯基单体等和双烯类单体如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的自由基聚合和配位聚合反应的研究,不仅在加聚反应理论方面而且在通用高分子的生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项目将此类聚合反应理论提高到较高的分子设计水平,实现控制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的目的,为通用高分子的聚合反应与产品优质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87年把“烯类、双烯类聚合反应研究——机理、动力学及产物结构调节”列为重大项目,由冯新德,沈家骢教授主持。项目内容包括7个子课题,经6个大学和中国科学院1个研究所,历时5年的研究已圆满完成任务,并于1992年4月底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9.
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红芒6号芒果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共检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商熟期14种,完熟期10种.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等两个阶段都具有的成分是α-桂叶烯、α-蛇麻烯等;商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2-蒈烯;完熟期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δ—3-蒈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准确测定大鼠血浆中β-榄香烯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系统开展该化合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β-榄香烯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柱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Waters Navpack C1s柱(150×3.9mm i.d.,5μm),柱前接Waters C18预柱(8×4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内标为蓬莪术环二烯.结果:大鼠血浆中β-榄香烯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47~ 5.88μg·mL-1,R=0.998,.方法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均≤15%,萃取回收率≥7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β-榄香烯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该化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胆固醇为原料,经二甲亚砜-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MSO-DCC)系统选择性氧化,生成胆甾-5-烯-3-酮,产率约33%.胆甾-5-烯-3-酮经四氯苯醌进一步选择性脱氢生成胆甾-4,6-二烯-3-酮.此化合物是合成1a-羟基维生素D3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遗传算法是搜寻极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研究富轫烯团簇的稳定结构,得到与已有文献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球壳烯是以碳-60及碳-70为代表的空心笼形结构多面体原子簇,是继金刚石及石墨之后发现的第三个有规碳同素异构晶体,特别是碳-60高度对称的球形三维共轭体系表现出有别于平面稠环化合物的芳香性。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兼备给、受电子体的性质,因而可以通过一些化学反应进行化学修饰,并可以与电子受、给体形成复合物,表现出诸如超导性、强磁性等可贵性质。  相似文献   

14.
李谒冰  许小平 《科技通报》1992,8(6):331-334
报道了C_(60)球烯的制备分离过程,并对所获得的纯C_(60)粉末样品和膜样品进行了~(13)C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以及Raman谱研究.结果表明:C_(60)样品在红外有4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28、578、1182、1429cm~(-1)处;在Raman谱中观察到3个峰,分别位于273、469、1465cm(-1)处;~(13)C核磁共振谱则表明在143.2 ppm化学位移处有一单峰,这些都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很好地证实了C_(60)的全碳和高度对称的球形结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形态学等特征,南川山姜作为一个独立的种不能成立,该名称应为竹叶山姜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7,(12):5-6
陕西礼泉县化工有限实业公司联手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潮流,探索新工艺路线,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研制开发出的新型果蔬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1-MCP),填{}}了我国在环丙烯生产领域的技术空白。该项技术荣获2006年咸阳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取得中国发明专利号。  相似文献   

17.
冷垠 《金秋科苑》2013,(15):114-114
有句俗话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男予不可百日无姜”,看来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我们的生活己经离不开姜,都说夏季应该多吃姜,那么夏季吃姜或者说吃姜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18.
李萌 《今日科苑》2011,(17):144-147
<正> 俗话说:东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吃姜不仅能够预防疾病,并且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苏东坡先生就对此深信不疑。那么常吃姜真的能够延年益寿么?一常吃姜真的能长寿吗?  相似文献   

19.
详细综述了一些用于制备分子尺寸器件的化学策略的设计、发展和演示。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光诱导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构象变化,以及超分子原理,分别将2个信息量丰富而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四硫富瓦烯和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与它们性质互补的不同组分集成在一起来构建功能分子器件,用于完成快速的数字处理和传输。首先凭借四硫富瓦烯丰富的电化学性质,大量的D-A-D超分子和环轴烃分子已经被设计并成功合成。时间分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D-A-D超分子发生分子内的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桥联基团进行有效调控。STM研究则首次发现并开辟了环轴烃分子在纳米记录和高密度信息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独特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能力去设计超分子组合,并通过光和适当的化学试剂来控制这些组合的吸收、荧光和导电性质的方法。根据这些组合的光谱和电化学行为,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分子开关、逻辑门和分子回路。最后,展示了用于设计合成新类型开环结构稳定的荧光螺吡喃分子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15):120-121
民谚素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之益处毋需赘言,烹制美食或入药调理乃食物一绝。殊不知,用热水泡姜也可以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