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采访中,记者提问是采访的基本功,很多记者在采访之前对所提的问题反复斟酌、推敲,颇费心机,但采访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记者采访不应仅仅局限于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要更好地达到采访目的,也可以找到“曲径通幽”的辅助手段,那就是采访中记者的反馈效应。 这里,“反馈”也可以理解为交流。时下,有些记者采访多用“审问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采访对象的思维和情感的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记者没有主动与采访对象交流所致。为了达到更好的  相似文献   

2.
在采访中,记者提问是采访的基本功,很多记者在采访之前对所提的问题反复斟酌、推敲,颇费心机,但采访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记者采访不应仅仅局限于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要更好地达到采访目的,也可以找到“曲径通幽”的辅助手段,那就是采访中记者的反馈效应。这里,“反馈”也可以理解为交流。时下,有些记者采访多用“审问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采访对象的思维和情感的表达。(当然,在一种特定的调查现场采访,这种方式是需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记者没有主动与采访对象交流所致。为了达到更好的采访效果,记者不仅要学会…  相似文献   

3.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记者采访,同样也面临着“磨刀”的问题。记者的采访活动中,“预采访”是“磨刀“工序中不可或缺的。而目前的现实是,相当数量的新闻从业人员,省略了“预采访”环节。拿到一个采访线索,根本不去研究、了解,到时候“直接上阵”。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作品中,常出现“记者看到”的字眼,笔者认为,“记者看到”四字应慎用。记者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既然是社会调查,就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记者亲自观察,这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采访方法。但是记者是否亲自看到就一定能了解到真正的新闻呢?也未必尽然,因为记者并非是参与此事内幕的人,记者即使看到,也难免主观主义,更难免浮面肤浅。有时亲自踏看的记者,为了某种原因,仍旧会出现不实的报道。记者下去采访,被采访对象有意安排场面让记者看,这时记者只凭看到的情况形成稿件,易失实。例如,企业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主动请记者采访,若见诸报端的“记者看到”,既欺骗了工厂的职工,也欺骗了受众。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记者的重要工作。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需要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那么,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呢?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记者个人的形象,还关系到记者所在的新闻单位乃至整个记者队伍的形象.所谓“个人形象”,是指记者衣着打扮、待人接物、吃饭、走路等等采访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为了能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记者在采访中应该做到自我约束,注意八忌.一曰:“居高临下”.记者外出采访,常常要冠之一个“下”字,下工厂采访,下农村采访,下基层采访等…  相似文献   

7.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但是看看我们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反思。有些记者采访,无汽车不去,无“油  相似文献   

8.
雷谊 《现代传播》2004,(3):118-119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能否接近采访对象,往往成为采访成败的关键,而对政治性人物的采访尤其需要讲究“记者接近”。“记者接近”是指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空间接近和心理深入,是采访中记者一直主动进行的有目的和采访对象交流互动的专业行为。而其中,空间接近是指记者通过与采访对象的预约行为来实现物理空间位置的靠近;心理深入是指记者通过访谈中的对话交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并力求深入对方的精神领域。本文将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剖析政治性人物采访中的“记者接近”技巧。一、“记者接近”中的空间接近首先,“记者接近”体现在…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出现了千方百计拒绝记者采访现象。企业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那么,这些企业为何不欢迎记者采访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者素质较低。有些正规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企业来采访,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抓“活鱼”;而是住  相似文献   

11.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成为记者采访对象的个体面对访问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查探采访对象的心理上多做功夫,尤其是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控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记者采访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就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采访的过程,其实也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互相了解、互相交流的过程。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不是单纯的主动——被动关系,不仅记者在挑选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同时也在挑选记者,也就是说采访对象往往根据记者的一言一行以及所提问题的质  相似文献   

13.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是记者不公开记者身份而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也有人称它为“微服采访”、“隐身(形)采访”、“暗访”、“私访”等。这种采访方式对批评各种不良现象、揭露社会黑暗面,有着极其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加强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隐性采访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因此,隐性采访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重大的社会题材,由于种种原因,公开以记者的身份出现是难以接近采访对象的。有时即使接近了也难以获得真实情况,特别是生活中的“假、丑、恶”现…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在河北某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了真实的谎言》,是“本报记者”写的采访感言,说的是她多次巧用谎言采访成功的故事,并宣称“为了大众的知情权,谎言自然也就成了记者的‘通行证’”。据我所知,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类似的采访“花絮”也常见诸报刊。说到底,就是“只看结果,不择手段”,认为只要目的和结果正确,至于采取了什么方式则不重要。记者为挖掘新闻事实,有时在采访中需要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甚至不得不借助偷拍、偷录等“隐性采访”方式。但把说谎作为“通行证”发给记者,作为一种常规采访手段而滥用,或干脆把撒谎说成…  相似文献   

15.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往往比较重视对方(?)”“言”即语言表达,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方的“言”外之“色”——非言语表边.实际上“非言语表达”在采访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采访中,采访对象的许多心理活动,言语无法表达或不便表达的,却通过各种姿式、表情流露出来。这种种“言”外之“色”,是采访对象思想感情的间接的或者比较隐蔽的反映。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在采  相似文献   

16.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决定了记者暂时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也符合报纸宣传发展方向。作为军队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的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8.
记者采访权的界定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要的工作方式,一般人都认为,新闻媒介及记者对于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任何事情,都有权进行采访。但是,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采访遇阻的现象越来越多,记者因进行舆论监督性质的采访遭致暴打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另一方面,记者因新闻采访侵害了被采访人的权益而被告上法庭,新闻单位及记者“败诉”的“新闻官司”,也不断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现有法律和新闻政策出发,对记者采访权的概念界定和具体限制作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采访,难免会想到前辈们的一些谆谆教诲。比如,“脚板底下出新闻”;“生命在于运动,写稿在于跑动”。穆青同志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记者不到采访中去锻炼提高,只坐在办公室、蹲衙门,是培养不出来的。离开了采访,或者说很少采访、懒于采访,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有多大的作为……我认为一个记者除了必要的学习开会、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外,一年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中度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与公开采访相对而言,“暗访”属于一种隐性采访方式,是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采访方式之一。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暗访”在帮助记者实现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目的同时,也给记者带来纠纷甚至诉讼。因此,记者“暗访”前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对记者顺利、灵活地进行“暗访”,并在”暗访”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在这里,笔者从几个方面做一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