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并且结合系词“是”的产生时代,认为“树鸣星陨,是自然之变也”中的“是”应该是个指示代词,而非系词。同时在众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更倾向于冯胜利的观点,认为“是”的演变是由于指代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停顿”形式的逐渐消失。最后,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之后,停顿终于让位给了“是”,“是”由此而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2.
关于虚词“非”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判断句中的“非”字,一般认为是否定副词,个别认为是系词;词义一般认为应解释为“不是”,个别以为应解释为“不”;语译则一致为“不是”。本文从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入手分析,认为“非”字确属否定副词,但其词义只能解释为“不”;习惯解释为“不是”,是由于忽略了上古判断句基本结构形式体现出来的结构意义“是”、并把它强加给“非”字所致。  相似文献   

3.
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一条语言共性,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唯一论元可以做宾语,且主语为其领有者,句式表达意外义。这是由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其实就是动补结构中表状态变化的补语成分,因而汉语的非宾格句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借鉴及物性理论并立足于构式视角探讨这一句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汉语的非宾格句是一种事态句,是通过逆及物化操作而产生的句法后果。其句式义可概括为:某物(宾语)自发性的变化对其领有者(主语)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里有三个"最"类程度副词:"最"、"最为"、"最是"。这些程度副词在使用频率和用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采用统计法,逐一考察它们在组合功能、句法功能、句式搭配方面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气韵生动"作为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凝聚体,受到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影响,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心理。以"气韵生动"作为审美目标。对于人们克服商业运作对书籍装帧带来的弊端,重新认识非实用性审美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除非”这个连词 ,在句法中表示某种组合关系。它既可以标示相反的组合关系 ,也可以在表层的语形上互相转换。其区别主要由分句间的不同语义关系决定 ,不同的语义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语法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若p、q表示命题,把“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被”的词性及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不引出施事成分的"被",从句法功能和语音形式上,都表现出与另一助词"给"不同的特点,而与助动词"会"有更多的相似性。文章探讨了不引出施事成分的"被"看作助动词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其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学视域出发去探索美与审美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具体呈现样态,不难见出在审美判断中常常夹杂了太多的现实的功利的考虑,审美判断标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有着难以斩断的紧密联系。由此,对美学界习见的"审美非功利"论以及争执不休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由于"是人们偏爱的一个词,故"由于……使""由于……给""由于……为""由于……造成""由于……导致""由于……从而"等句式特别流行.或许正因为这样,每年的高考卷语病题几乎都会拿这类句式让考生辨析其有无语病.有人认为这类句子"无病",如2010年第3期《语文学习》刊发的李红芳老师的《是滥用介词"由于"吗?》,以及2010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的李冲老师的《辨清词性判准正误》(简称《辨清》),都认为其"无病".都认为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病句题D句及类似句子不是滥用介词"由于"的病句,都以辨清"由于"的词性为切入点、着力点,都以"由于"后面的语料性质为"由于"词性的判断标准.我也参与讨论,谈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有+VP"中"有"的功能较多地表现为强调聚焦,随着语言的发展,"有"的情态动词功能日益凸显。本文揭示了"有"强调聚焦功能的局限,论证了"有"表"能够、可以"的能愿动词功能;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有"表两种功能时的语言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形容词+的+名词”结构出发探讨了“的”字的功能。从“语法动态性’’角度认为,“描写性”是“的”的词法功能,“描述性”和“陈述性”是“的”的句法功能。句法功能是词法功能的扩展。并由此推论出“S+(是)+V+的+O”结构是由“的”字作标志,将动宾短语离合,重新强调并陈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延续的事件的一种新的句式。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络时代,一种新兴的"被XX"句式很快成为流行式。它用新的形式表达具有特殊性的被动事件,从"注定的"弱势者角度切入叙述,创造性地把两个人为——"事件的人为"与"句式的人为"溶合为一,巧妙地道出受事人的徒然无奈。读者被"角色化"了,新时期、新事件与人物的新境遇得到了更切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在德育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还是测验考试,教师对问题本身都有期待的答案或答案域,即期待答案,当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了这一范围,就称之为非期待答案。其中合理性的非期待答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与期待答案相近的非期待答案,另一种是超越了期待答案水平的非期待答案。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往往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准确判断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并即时给予肯定,同时努力创设启发性、支持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给出高水平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升华合理性非期待答案。这样不仅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再论“我把你个/这+名词性成分”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汉语“我把你/这(个)+名词性成分”(“S把O”)的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表詈称,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把”字句的省略,其中“O”这个名词性的成分指称的有定性与有生性决定了它充当骂詈称谓语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副词"确实"单独成句的规约,分三个角度一、"确实"成句句法上的自由性、语境依赖性;二、语义上的可预测性及主观性;三、语用上焦点算子性.  相似文献   

17.
王慧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104-106
王尔德演绎了一种另类人生,这种另类反映出王尔德对"人"的定位,从他的各类作品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他对有别于"人性"的某种"神性"或"圣性"的敬仰与追求。他的童话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文体风格上也采用了独特技巧来流露出他试图降低"人"的地位,抬高源于动物但高于动物的"神性"或"圣性"。  相似文献   

18.
吴虞"非孝"观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非儒反孔"思潮中的典型代表。"非孝"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巨变的时代,其形成与社会环境变化与吴虞本人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非孝"观念在近代的首次提出,既提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破冰,亦活跃了自宋明理学以来的学术氛围,成为五四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革新的重要旗帜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受到发表在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第三期上的论文“词性对句型的影响”的启发,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认为在讨论因句子成分线性序列上某个词的词性变化而引发的句型变化时,必须考虑结论的普遍性,必须更加关注词类的下位范畴——词的小类。并认为,同形态变化丰富的印欧东语言相比,汉语里因词性变化而引发的句型变化,不是一个全局性的,至关重要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对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美学观的批判和对西方康德“审美无利害”、席勒“游戏说”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美学观的借鉴基础上,提出了非功利的美学观。非功利说是王国维整个美学理论的核心,它强调文学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