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顺乎历史的潮流,深得群众的拥护,因而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我们应该把这一问题当作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外,邓小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找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即知识分子,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骨干作用,并采取措施为其发挥主力军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它的经历就是一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精神文明,有它产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虽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但就思想理论渊源来说,它同社会主义一起经历了一个孕育和形成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作了必要的准备,因此它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4.
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材征概括的论述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因此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强调了崭新的社会意识、高度的精神文明。在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采取有力措施,真正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根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现实情况,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和我们社会发展前途的政治高度,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任务及其与物质文明的相互关系,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认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论述了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两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发展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效应,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问题。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对于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种文明的任务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已经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可以说是又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升华;同时也标志着和平、发展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新的层次上开始转化为亿万群众的历史实践。但是,不容忽视,在现实生活中,同党和国家确立的“统一的奋斗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普遍存在,而又特别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诸多误区。例如,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课题之一。研究开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有效地培育新时代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他把精神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相关联,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本质相结合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同志也一再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精神生活多样化、教育与法律的相互关系作了全面、辩证的论述。深入学习和辩证理解、把握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对于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它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薛汉伟,孙代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新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力求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对当前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引人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思想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根据国内和国外的历史经验,从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一理论的确立,既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能促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一步开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整个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工作母机”,造就人才的基地——师范院校,更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努力探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命题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转变。它是在社会主义必然性基础上,把握现代化的不可超越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相对性和实践局限性,使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全面创新的结果。这一命题标志着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使科学社会主义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在社会变革中发展的生命力。只有实现社会主义观念创新,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林松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它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相似文献   

16.
刘鹏 《文教资料》2008,9(8):82-84
本文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新发展,主要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哲学视角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考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邓小平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考查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从哲学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仍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前苏联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理论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也没有取得成功。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西方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说明它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面总结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李士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而作出的创造性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党的十二大报告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和我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政治高度论述了这个问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