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远琴 《中学理科》2000,(11):43-45
近来物理习题中出现一种“信息题”,这种题的特点是“题在书外,理也在书外”.题目知识背景是新的,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有些知识也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但在题中作了提供.如何解答物理信息题,这要求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信息,并运用这些新的知识信息,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答物理信息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6日早晨6点我国“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面.由于飞船本身包含许多物理知识,而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00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为载体的创新命题大量出现.据笔者对手中的35份中考物理试卷的统计,与“神舟五号”联系的试卷有17份,共有26小题,总分值为39分,其中山东青岛和江苏南通均以综合题出现,分值达6分和7分之多.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三章“电场”第146页习题B组第6题,可以说是一道好题,该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电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力学、运动学、动量及能量等相关知识,并且难度不大.本人对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法提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背景题材,围绕“神舟”飞船的发射、运行、返回等方面编制的物理学科内综合能力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强化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提  相似文献   

5.
夏彤 《物理教师》2004,25(5):57-60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约2l小时,顺利完成了从发射、变轨、运行、回收的任务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实现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的整个飞天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成为中学物  相似文献   

6.
本套试题通过第一大题(选择题)和第二大题(填空题)来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所有题目不是从难度上来要求学生,主要强调知识的全面性。题目中使用了一些新鲜的素材,如欧洲强子对撞机、“神七”航天员首次出舱为题干。第三大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主要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作图题第26题和第27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如第28题和第29题),第30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估和改进能力,第31题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也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第四大题(物理知识的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3个题都是从身边寻找的素材.特别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套试题反映了课改实验区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的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最后5个题,即30、31、32、33、34题都是原创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丁俊宏 《物理教师》2010,31(11):39-40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5题是一道立意独特,梯度合理,考查能力的好题.题目几乎全部的信息都蕴涵在提供的E—X图像中,可谓“一图胜万言”.但这个图像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陌生的,它的“根底”会在哪里呢?其实,它的根就在教材中,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1章第3节内容中给出了等量异号点电荷和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一.考察“双基”是永恒的主题 例题1(2013福州)据报道,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于6月中旬把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其头部表面温度将会急剧升高,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所必须的能力”.为此。近年来各地中考以信息为载体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信息题”频频出现,而数据表信息题更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二《物理》(必修)第164面练习一第3题有一实验(图18—6)可昕到声音的干涉现象,笔者设计了一个声波干涉实验既可闻其声还可见其“影”.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千年飞天梦,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成功实践.就化学而言,涉及了众多的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现略举两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建军 《物理教师》2004,25(2):52-52
对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试验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08页第(3)题为一信息给予题,不应看作大纲之外的内容而删掉,我们应通过此题让学生体会处理信息给予题的一般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对此题的看法和解题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邓玉明 《物理教师》2000,21(6):47-48
所谓信息给予题,是指试题叙述中,给出一些新信息──学生未学过的知识、方法,或者不熟悉的新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所给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情景等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试题类型.本文就这种题的分类及求解对策谈点浅见.1新景旧知型 代表这类信息给予题的特点是,对学生而言,题目本身为一个新的实际问题(即新情景或新信息),但解决这一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方法却是学生已具备了的(即所谓“旧知”). [例1]据报道,1992年7月,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三次发射和成功回收 ,宇宙飞船和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热点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介绍有关“神舟”号高科技内容 ,可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把德育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通过分析飞船沿轨道运动和变轨的问题 ,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有关知识 ,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如有关飞船在椭圆轨道上如何变轨和对接问题 ,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例如下例 :例 1 宇宙飞船原来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图 1圆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如图1所示 ) ,当运行到 Q点时 ,发动机点火 ,飞船应向哪个方向喷出燃…  相似文献   

15.
物理综合题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途经,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解答好这类习题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中的第23题、第24题和第25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是属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题!但学生普遍感觉有一定的难度,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分析所谓“综合题”方法和对物理知识比较熟悉的理饵和掌握,做好这类习题也是不难的。下面就谈谈理综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与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6月20日,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在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航天员们通过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全国6000万名师生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新高考重视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第五题的最后一问“你在计算中用到什么近似?”近似一词学生在数学中见过,而在物理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我校参加考试的五十名考生中,只有2名同学答出“R=P/I^2=P0/I^20式的得出认为电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这是一种近似.”那么初中物理中的近似(假设)知多少?笔者作了一初步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2 0 0 2年全国普遍实施了“3+ X”考试 ,物理学科从单科命题过渡到“理科综合”,能力考查对“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和“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 .物理试题的突出特点是 :加强了对提取新信息、获取新知识 ,再运用新信息、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种能力的考查是通过所谓信息应用题来实现的 .2 0 0 1年的全国理综第30题 (测量分子质量 ,分析分子组成的方法 )、第 31题(太阳质量、太阳寿命的计算 )就说明了这一点 .信息应用题 ,一般是给出一…  相似文献   

19.
王高林 《物理教师》2001,22(8):45-45
本刊2000年第11期刊登了《两道初中物理竞赛题的解答值得商讨》一文(以下称前文),文中对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第(五)、(七)两题的参考解答中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再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4年第1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如何理解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变化”的文章,该文从一个典型习题人手,分三种情况详细地分析了频率的变化,对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笔者认为此法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虽然有益,可是“多普勒效应”内容在高中属一般性了解,书中没有介绍相关的频率变化公式,授课时老师(至少绝大多数老师,除了竞赛班)也不会补充介绍.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或高三总复习阶段为应付高考,要学生强行记忆,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其实在高考中出现此类问题时,也不一定必须用频率公式去求解,借助于运动学知识也能轻松解决此类问题(如2004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6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