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校本绩效评估的根本变革是评估主体的变革.在具体方法上借鉴与重构绩效评估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使之成为学校信息化校本绩效评估的有效手段.利用平衡计分卡在操作层次上系统的审视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各个方面(策略、财务、流程、学习等)的作用,构建平衡有效的校本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政府部门,建构合理、有效的指标体系来评估政府绩效,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评估质量。本文从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出发,探讨平衡计分卡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施的可行性,以三门峡市为例探讨在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中如何设置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维度的战略主题和政府使命的关键绩效指标和要求,最后利用平衡计分理念对卡三门峡市政府绩效管理目标重构。  相似文献   

3.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估的重要工具,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从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估指标,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估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基本内容,探讨该理论引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注意问题,从而建构合理、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提高政府绩效评估质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出发,探讨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党政机关实施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对党政机关整体战略的使命、价值观、愿景与战略主体进行诠释、转换和落实,以青岛市为例探讨在党政机关的绩效评估中如何设置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和要求,最后总结平衡计分卡对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将平衡记分卡方法引入辅导员绩效评估,从成本维度、学生维度、高校内部管理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四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体系。要处理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及量化问题;要强化不同院系高校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最大化的动员各个相关方的参与;要配套完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要重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实施宣导和评估培训工作等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开发的平衡计分卡原理,在保罗·尼文的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平衡计分卡模式。该模式包括学生与社会组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教工学习与成长,和财务层面四个维度模式;并以此模式为依据设计了高职院校内部绩效评估指标,含滞后指标与前置指标;最后论述了学校内部绩效评估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在绩效管理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是可行的,这是由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平衡理念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包括政府工作业绩指标,行政成本指标、政府内部管理流程指标以及学习与创新指标.地方政府在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障碍:地方政府的战略确定存在难点、绩效评估指标难以设置、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和会计制度不配套以及平衡计分卡运用的成本高.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树立科学的战略发展观念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完善而透明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以及加强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8.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种从财务、客户、内部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指标角度,平衡和考察被评价主体各个层次的绩效水平的绩效评价工具。据此,文章把教育信息化平衡计分卡归为价值贡献、用户满意度、内部过程、学习与革新四部分,阐述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主要应遵循的六个步骤:确定远景目标、因果关系分析、建立各层次平衡计分卡、构建指标体系、绩效评价、绩效跟踪和改进,从而构建起一个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平衡计分卡近几年普遍被各大高校应用于绩效管理中,但是真正成功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并达到理想效果的高校占很少一部分,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绩效管理中,高校首先应考虑自身是否具备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条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运用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希望对高校引入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战略绩效管理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倡导建立适合高校(非高职类高校,以下均同)的平衡计分卡模型,并以KPI理论遴选出关键评估指标,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表,为高校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