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初中生辍学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他们或是对学校教育失去希望、寄托,或是对学习失去兴趣、信心等,由此滋生厌学情绪,终而辍学。  相似文献   

2.
农村“非经济性辍学”现象透视——文化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普遍实施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经济性辍学现象逐渐减少,而"非经济性辍学"的现象却逐渐增加。由于文化资本的缺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不适应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其学校教育成就和对学校的兴趣,因此选择辍学。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生极易辍学流失。导致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的因素很多,有主观上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问题,有客观上的学校、家庭、社会原因。其中由“城乡分治”制度形成的农村学生身份特征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农村学生上学流动机会和流动结果的丧失等客观因素,则是农村学生辍学的本体性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学生辍学问题,就需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稳定农村师资队伍,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学生社会化流动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普遍实施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经济性辍学现象逐渐减少,而“非经济性辍学”的现象却逐渐增加。由于文化资本的缺乏,农村中小学生不适应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其学校教育成就和对学校的兴趣,因此选择辍学。  相似文献   

5.
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仍没有十分有效的机制和途径。从学校角度看,控辍工作做得好,学校重视是关键,校长重视,制度和措施得力,管理严格;班主任是核心,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班主任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学校每位教职工增强控制辍学的责任意识,改进教法,关爱后进生是重要保证。控制辍学,学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十分严重,特别是我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均在10%以上,有的乡镇、学校高达20%,一个学校就有一、二百名学生流失,一个县市辍学生人数多到四、五千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寻求控制初中学生辍学的有效办法,笔者走访了部分辍学学生、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还有心理上的原因。现从心理角度作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固生”更难。以我们从事十多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体会及调查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巩固率在60%左右,且大部分流失学生都在第一学年辍学。一般第一学期辍学的占25%,第二学期辍学的占10%,其他时间辍学的占5%。 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固生”难的主要原因 1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由于社会大气候造成的就业难,致使广大学生及家长对职业学校不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大量企业职工下岗,使有的毕业生就业不到一年也随着下岗,于是造成一种偏见:读不读书都一样,该下岗时都下岗。在这种偏见的支配下,致使…  相似文献   

8.
近年米,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在巩固“普九”成果的道路上却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辍学问题又有所抬头,特别是农村地区尤为严重。而农村女童辍学又是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它具有特殊性。不仅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有关。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东北三省30名辍学女童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农村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女童辍学的影响,以期从家庭这一途径找到有效的措施防止农村女童辍学。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十分严重,特别是我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均在10%以上,有的乡镇、学校高达20%,一个学校就有一、二百名学生流失,一个县市辍学生人数多到四、五千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寻求控制初中学生辍学的有效办法,笔者走访了部分辍学学生、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辍学,一个长期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民族素质进一步提高到重要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和学校都下了很大的工夫来抓,但今天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农村中小学之中,且以边远山区学校尤为严重。笔者认为只有找到学生辍学的原因,才能遏制辍学现象的发生。一、辍学原因分析1.受家庭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还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辍学的新特点及原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物质帮助,但仍然有不少学生离开优雅的学习环境而辍学。当前,学生辍学的重点在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在初中阶段,初一流失生较少,初二流失生逐渐多,初三上学期达到高峰。辍学问题反复性强,有些学生经多次家访等工作,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辍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旨"面向学生全体"相背离,而辍学学生作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问题。本调研报告首先陈述了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状,进而分析了造成辍学现象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校课程内容和评价制度,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农村女童辍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女性教育中的历史、化因素;家庭经济收入低与学校收费高的因素;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因素等。要解决农村女童辍学的问题,必须要强化各种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消除男尊女卑的思想;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好农村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笔通过近期对开县及周边几个区县部分初中学校的调查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不可忽视:不少学校辍学率已经越过,甚至远远越过了国家规定的警戒线,严重地制约了“两基”任务的完成和“普九”成果的巩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和  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阶段,控制农村学生辍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免除及教科书的免费使用,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更多地表现为非经济因素,尤其与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密切相关。学生自愿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有班级管理过分重视优势学生,忽视处于劣势的学生;过分强调班级管理中的社会化功能,忽视个性化功能;过分重智育轻德育,重尖子轻多数。班主任要哭取分期防差止辍策略控制辍学,以达到提高我国农村学生受教育普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义务教育后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后,南充市农村初中辍学的主要原因不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内在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单一性和离农性,教师队伍素质欠佳等。防止学生辍学应提高农村初中教师整体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解决好农村教育“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情况及原因调查,发现彝区农村学生辍学情况较为严重,辍学的原因有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复杂多样。只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彝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才能有效改善凉山彝族地区初中生辍学严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03,(4):11-11
2003年荆州市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结构,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首先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坚持依法治教,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管理机制,继续推行“防辍控流”目标责任制,开展“百校千班无辍学”活动,开展教育助学行动,切实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优化农村学校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做好进城务工人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其辍学行为从被动到主动;辍学原因由"经济压力"向"价值观念"变化;学校对辍学采取的举措从"积极防控"向"消极协定"转变;辍学结果危害从"经济领域"向"文明层面"蔓延。为消解农村教育中的辍学问题,须加快社会和教育制度改革,重新激发人们对教育的热情;健全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满足人们终身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对策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村初中生辍学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素质多方面因素。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一是要强化政府职责行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二是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创新;三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