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施工工艺,结合隧道工程的实际应用,说明高密度电法是适合在隧道工程中探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成本较低、施工方便、效率高、易操作、信息丰富且解译方便。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探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效果良好的物探手段,在今后的大型工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心区地质特征,着重介绍了电阻率法在岩溶地区进行探测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在岩溶地区采用电阻率法探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地下以隐伏基岩为灰岩的路基地段,常常伴随着岩溶、土洞的发育,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阐述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对梅河高速公路第一标段的勘察成果分析,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高速公路地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高密度电法解释误差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浩  邓辉  王丽丽 《内江科技》2012,(2):131+125
岩溶是在隧道施工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灾害,岩溶隧道灾害预报是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重要技术保障,本文在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叙大铁路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岩溶发育段进行了预报,基本探明了掌子面前方岩溶发育情况,有效指导了隧道的安全施工,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5.
与常规电阻率相比,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提供的数据丰富,效率高,可靠性好,速度快,是灰岩地区寻找土洞、溶洞及构造破碎带最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并就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反演解释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肖波 《科技广场》2013,(3):108-1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错综复杂的新老管线及空洞已严重阻碍着施工进程。然而传统的高密度电法及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在城市勘探中受到明显的场地限制和工业干扰;管线仪在探测非金属管线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原位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凭借其快速无损、分辨率高、实时剖面记录图像清晰直观等特点在地下管线及空洞探测中备受欢迎。本文从探地雷达原理出发,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防空洞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后期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高密度电法的简单原理和基本方法。在了解苏丹爱尔兰科-马拉卡尔公路的基本地质特征下,用一个典型的实例介绍了高密度点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并揭示了高密度电法的主要优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工程建设质量受工程地质活动断裂影响,一旦工程建设地质或地下结构发生活动断裂,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都会受到危害,所以必须在工程建设前期做好全方位的断裂调查工作。本文结合某断裂调查案例,对断裂调查中可能会应用到的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土壤氡气探测法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微分电测深法在水文、岩溶、矿山等工程地质勘察中被广泛应用。该方法具有能适应复杂地形、垂向和水平的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将微分电测深法应用于益马高速的万香仑隧道,探测隧道的不良地质体。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勘探区域内的破碎带反应明显,呈低阻显示,结合地质资料和后期施工验证,对不良地质体分布范围推测准确。微分电测深法对探测断层破碎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常见情况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桩基施工的异常地质中,岩溶地质是最常遇到、最复杂又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结合广西兴六高速公路桥梁在岩溶地基上的桩基施工,简要介绍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黄班玛 《青海科技》2010,17(4):71-73
受地质勘测条件的限制,深埋长大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遇到未预料的不良地质体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产生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影响隧道施工。为保证新奥法的正常施工,弥补地质资料不足,及时了解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需要适时对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判断可能发生施工地质灾害的相对位置,为选择正确的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本文对长大隧道新奥法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2.
隧道的岩溶突水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探明隧道岩溶分布,多种物探方法应用于隧道岩溶水害探测。本文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探测溆怀高速燕子洞隧道的岩溶分布。三种物探方法对根据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差异的地球物理特征,则充水溶洞是为低阻异常体。在大地电磁法的E1、E3测线,高密度电法的G1、G2测线,瞬变电磁的S1和S3测线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有效准确的探明的隧道的岩溶通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构皮滩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系统发育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施工阶段,采用地质雷达探测、CT物探、造孔超前探测、导洞探测、通道追溯及非物质性勘探方式等多种手段,开展施工期岩溶勘探技术研究,为探明岩溶管道在洞室群周边的分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施工技术也越来越趋于先进,原有钻探取样式的公路质量检测方法已经逐步被地质雷达技术所取代,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能够对隧道衬砌实施连续扫描,获得形象直观的探测图像。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公路进行质量检测,不仅无损路面,且效率较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预测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针对石林隧道穿越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使隧道施工在高风险段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优化了施工方法,使石林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了各种不良地质地段及高风险段落.  相似文献   

17.
"隧(巷)道超前探测"是目前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巷道开拓超前预报问题的引伸。从原理上讲凡是能进行隧道掌子面勘探的所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均能用来进行隧道超前探测。我们对隧道超前探测技术进行了多年项目实践的应用研究与科研试验,提出了超前探测的特殊线框瞬变电磁与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并在许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前探测的方法与应用情况,介绍了针对该组合方法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同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目前全国第二长公路隧道——龙潭隧道应用实例,介绍了TSP203超前预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通过探测推断与实际对比,给出了该系统在地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其探测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隧道内存在的岩溶、大体积含水、断层破碎带等具有较强的预探能力,施工预警能力好;但对于隧道内围岩的软弱变化、完整程度、含水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不高。  相似文献   

19.
岩溶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地质隐患。岩溶探测工区常常具有陡峻深切的地形,深部岩溶常常呈破碎的形态,常规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局限性。本文在典型岩溶工区开展了广域电磁法(WFEM)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勘探,旨在优选适合在工频干扰严重的岩溶区开展岩溶勘查工作的频率域电磁法,并结合地质资料获得可靠的探测效果。首先,在野外施工条件和采集参数相近的情况下,采用广域电磁仪和GDP-32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仪采集了两种电磁数据。然后,分析了野外实测数据的曲线形态,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信号强度和抗干扰能力,并进行了数据处理。最后,利用反演程序进行了两种数据的反演计算。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反演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数据反演所得到的电性结构与地质资料吻合度好。对地质细节的反映上,广域电磁法也表现更好,其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控源电磁法由于场源效应的影响,其深部探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育王岭隧道破碎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山  张文君  邱波  孙浩 《科技通报》2019,35(2):195-200
隧道掘进穿越断层和节理裂隙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涌水突泥等灾害事故,为保证隧道穿越多裂隙带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灾害发生的概率,施工前有必要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本文依托育王岭隧道,通过地质分析研究了育王岭隧道的破碎带发育特征,利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等物探手段对育王岭隧道的地质缺陷体进行探测,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综合采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和地质雷达可较为精确预报岩溶区隧道的破碎带发育情况,红外探水基本可以预报裂隙含水情况,其预报手段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