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了新蜀报的特派记者我1931年刚进高中,就给《新蜀报》副刊投稿。编辑邝抱斋原在该报任校对,年岁比我大得多,但对我很友好。1934年5月,我进《商务日报》当记者,常与《新蜀报》记者张骏一道采访。他不大像做文化工作的记者,却有点像做生意的商人。后来,他参加了中统特务组织,1945年出面夺了进步民主人士、总经理周钦岳的权,把《新蜀报》带上反共反  相似文献   

2.
成合我(1898—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24年独自创办了《世界晚报》,次年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人办三报的唯一报人。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小型报《民生报》,1934年该报因揭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袁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查封,成合我则被禁止再在南京办报。他遂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立报》。在《立报》创刊号上,成舍我写了题为《我们的宣言》作为发刊词,文中提出了他的办报四个原则:正、凭良心说话。2、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3、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我报道的重点是煤矿。为拍摄矿区鸟瞰,新矿集团最高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为拍摄一线新闻图片,井下最深的地方有过我的足迹。近年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现代物流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当代矿工》、《走向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图片千余幅,特别是反映煤矿工人的图片经常发表在《中国煤炭报》一版上。  相似文献   

4.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与企业报     
我第一次结识企业报是1986年7月。我结识的第一份企业报是《华北制药报》。我与企业报结缘是因为它把我的数百字稿第一次变成铅字让我欣喜若狂,并且一直激励我至今。我与《华北制药报》结缘的过程最先是自发地投以“秋波”,后来做了业余通讯员、特邀通讯员,再后来便被聘为特邀评论员,这一“结亲”便12年有余。12年的亲亲疏疏,其中的酸甜苦辣我都品味过。一个由理科院校毕业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在人生之路上若能得到一位良师益友,则其人生将充满乐趣。今天我诚心感谢在新闻之路上给我以关心和支持的良师益友——《新闻爱好者》。我在文学和新闻写作这块百花园地中辛勤耕耘已有好几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先后被《通讯员报》、《我们这一代报》、湖南《青春报》、省中学生记者团、以及《青年导报》等聘请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记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8.
成都《新民报》从1943年6月创刊,到1950年4月结束,我一直是负责人之一。现仅就记忆所及,将成都《新民报》的情况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8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11队评报组收到了一封来自解放军报社通联部发来的贺信,庆祝他们创办的《我看军报》评报第100期顺利刊出。这个学员队(原为15队)评报组于1997年创办评报专刊《我看军报》,以刊物的形式向解放军报社反馈信息,开启了全军创办评报专刊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11.
新闻本身是热闹的,而搞新闻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多出成果。这是我这个业余报道员的深切体会。两年来,我先后在《解放军报》、《空军报》和《战士报》等军内外媒体发表稿件100余篇。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入伍以来,我就与《新闻记者》交上了朋友。在她的帮助指导下,我利用业余时问,把连队发生的好人好事写成稿子,寄给《空军报》等新闻单位。你别说,还真被采用不少哩,有的还被评为好稿。可以说,阅读《新闻记者》,使我获取了营房外的大量新闻信息。 一九八七年老兵退伍时,部队领导根据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成绩,决定把我留下来,这也坚定了我与《新闻记者》为友的决心。 一九九一年初,上级准备将一批优秀战士报道员直接提干,部队领导根据我连续几年被空军、军区空军和《空军报》等评为优秀通讯员的情况,把我报了上去。没…  相似文献   

13.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几点有必要加以说明。首先是,我今天所要谈的早期香港传媒是指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在香港发行、被报史学家认为是中国近代报业史萌芽期的三大重要华文报。这三家报章就是《香港中外新报》的前身《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香港华字日报》的前身《中外新闻七日报》,创刊干1871年3月11日,以及在1874年2月4日创刊的《循环日报》。我选择这三家华文报作为今天研究报告的对象,一来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二十年里,我曾花费不少时间搜集藏于英、美、日本及香港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家的早期华文报,结  相似文献   

14.
我开始写通讯是80年代。97年调到宣传部后写的通讯稿件被一些报刊采用,曾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兵器报》优秀通讯员。通讯《春风化鱼入怀来》、《风雪订货人》、曾被《中国兵器报》评为97年度、2000年度优  相似文献   

15.
我是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经过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1950年,当我还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担任了《进步日报》、《天津青年报》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抗美援朝参军后,先后成为《华北解放军》(后改为《战友报》、《空军报》和《解放军报》通讯员。1964年正式开始了新闻生涯,在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任新闻干事,被聘为《空军报》和《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6.
前年初冬,应《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之邀,我随《新疆经济报》新闻代表团访问了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这次机遇使我意外地接触到一家办得很有特色的报纸——《驼队》报。笔者认为,这家有特色的报纸的一些办报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里,就所见所闻,说说我个人对这张报纸的感受。 一、《驼队》报的总体情况 《驼队》报是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于1991年7月正式创刊的。它是一张股份制报纸,有全新的办报体制,一开始就拥有精干的采编队伍。据《驼队》报第一副总编辑B·斯雷普内赫介绍,全报社16名记者,个个都非常能干。  相似文献   

17.
我是《新闻通讯》的忠实读者,从1984年起我就和《新闻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认为《新闻通讯》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栏目多、内容丰富,能满足多层次新闻工作者的需要。如“新闻业务研究”、“编辑札记”、“老记者谈优良传统”等,这些栏目对专职新闻工作者比较适宜;又如“企业报园地”、“企业报总编谈甘苦”、“地市县报园地”等,这些栏目对企业报和县市报的编辑记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现在是宁波一家企业报的编辑,此前曾在集团下属的连锁超市当了5年的报道员,在《宁波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市场导报》、《市场报》、《中国商报》、《超市周刊》等报刊发表了作品四百余篇。我当企业报道员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跳出企业搞宣传。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上海市企业报记者协会的老朋友,我每天要收到好几份新出版的企业报。浏览近年来的企业报,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除了企业生产报道、党政工活动消息、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体育娱乐与文学创作等常规内容外,企业报版面上还出现了好多新东西《上拖报》、《中船报》、《机总报》、《二钢报》等企业报,配合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破“三铁一大”,详细介绍社会待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条文及有关知识: 《中纺机报》、《二纺机报》、《氯碱报》、《中百时报》、《上海轮胎报》等企业报,结合企业转换机制,中外合资或实行股份制,开辟有关债券、证券、股份  相似文献   

20.
周英 《图书馆杂志》2011,(5):111-112,96
我注意到北京大学王波先生的《快乐的软图书馆学》中的不少文章,都是首发在《图书馆报》上的。作为我国图书馆界唯一的一份周报,《图书馆报》从正式命名到现在不过一年多而已。一年的时光,于人而言,只是初生的婴儿,往往显得稚嫩、无助。不过,对《图书馆报》而言,套用一句别人用过的话,它一出生便风华正茂。这部分原因在于《图书馆报》的前身是《新华书目报》的《图书馆专刊》,已经有数年历史;另一方面,独立的这一年她长势喜人,生机勃勃,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带给我们许多的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