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建议 1.探究性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把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中。这部分内容之所以得到加强,主要是由“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三、“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建议 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方式。数学教师要教好数学学科,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会学习,让学  相似文献   

4.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建议 1.学习的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据 ①学生自身的数据。如我有多高,我的脉搏跳动的情况等。 ②发生在自己和同伴周围的事情的数据。如每天到达学校的时间,全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等。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标准,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预测。因此,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设计统计表,收集、整理数据;逐步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统计表、统计图等),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准则,对数学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减少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困惑,我们请专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逐一进行分析,并在本刊的“课改培训”栏目中陆续刊登,本期是对“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分析及理解。  相似文献   

7.
二、数与代数领域的设计 1.加强与重视的内容 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过程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经验”。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  相似文献   

8.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色内容。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是实现“解决问题”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具有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调查、游戏等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立足对国内外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相应教材的对比分析,剖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应教材关于几何方面的特点和风格,并以此预测几何课程的发展趋势。主要观点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课程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赖以生存的3维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几何教学应使学生在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论证、定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发展;几何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几何学习的重要渠道;使学生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形成质疑、反思的习惯,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形成证明的意识,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是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经济强国,该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国民的教育,并特别注重发挥教育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作用.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TIMSS)中,新加坡学生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这引起了国际数学教育界对该国的数学教育的重视,对她的数学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美国教育部还专门提供资金,组织专家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关于"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倡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又应更加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特别是,"数学思想,不应求全,而应求用";相对于数学思想的严格层次区分,又应更加重视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运动.另外,与唯一地强调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相对照,应当更加重视这些活动教学涵义的分析;并注意研究如何能够促进学生由"经历"向"获得"的重要转化.最后,以"数感"与"符号意识"为例对如何更好地去理解与落实所谓的"核心概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数学课程课标》精神,以适应教学改革形式呢?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全方位进行改革,同时教师要学会“四会”。一、会以“三维立体”观构建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对情感态度的发展更是漠不关心,局限在“数学中教数学”。要落实《标准》精神,我…  相似文献   

13.
“空间与图形”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把传统的“几何初步知识”改变为“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编排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从下表的“几何初步知识”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对比及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新数学课程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其它分支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拓展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1.长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引发了广泛的"解读热",本文强调"另类解读"主要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不同声音的存在有利于人们的独立思考,从而就可切实避免各种片面性的理解或认识上的误区.文章集中于"四基"与"核心概念"等宏观方面,主要目标则是希望能给读者特别是一线教师一定的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困惑与思考 (一)理论分析.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有人曾给出这样的评论:"相对于原来的‘双基’而言,基本活动经验显得更为‘虚幻’,无论是理论内涵还是实际的培养策略都不易把握."[12] 这一评论并无不当之处,因为从理论的角度看,关于这一概念,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更为深入地去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中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发挥其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  相似文献   

17.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与感受.主要内容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这些从"形"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和解决基本问题,是未来公民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8.
读了《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感觉有了明显变化,下面对《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变化谈几点个人感悟。一"、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变了1.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的作用等的表述变了。重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与性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  相似文献   

19.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与感受。主要内容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这些从“形”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和解决基本问题,是未来公民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一、“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解读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中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根据新课标和国际数学教育对“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它的数学思想、方法构成数学本身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下面分层次解读教与学的内容:介绍一至…  相似文献   

20.
高丽 《教育》2011,(34):56-57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从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着手,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动手操作建构表象小学生要想获得直观几何知识并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