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果璀璨夺目。时至今日,茶文化除了继承传统意义上的内核,更在大众层面上平添了许多元素。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渐渐凸显了出来。在分析茶文化层次和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以网络为载体,借助其传播、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提出推广茶文化的网络化传播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中国自身的民族特色,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茶的态度和行为上,就可以看出茶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中庸之道和大道无形的智慧。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宣扬中国茶文化,使其焕发时代新风采,并且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出现,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对外翻译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内容是富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媒介即信息"的理念下,如何应用新媒体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对外翻译,成为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视域下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环境下,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载体、传播渠道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媒介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播实践和传播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讨新形势下,传统艺术传播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随着中国传统艺术生存环境的转换以及传播实践的不断深入,其现代传播问题成为学术热点。  相似文献   

4.
娄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187-188
当今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以教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被动的、单向的学习方式,取代它的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双向学习方式。这些转变需要对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进行重建,即从单向的预先设定转向双向生成。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就立足于传播学中的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原理来解释今日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如何重新定位以实现今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课堂传播中知识信息及其渠道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教师的主体性转化而进入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的特质;而作为课堂知识信息传播与流动之基本依托的渠道,必须具有适应性、便于传播、多元优化、抗干扰、独特性、伸展性和对接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的现象很早就已出现,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茶文化出现了互动现象。一方面,中国茶文化适应了佛教的需求,另一方面,佛教又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教育经费筹资渠道及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办学模式的转变机遇和挑战并存给高校带来资金困难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应改变观念,积极探索新的筹资渠道,以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从而使高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高校以较低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独特视角对《金瓶梅》作者的非“大名士”说、创作形态的世代累积型、版本源流的词话本源诸说散本及饮茶细节表现主题诸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证。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播与弘扬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对中职教育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的提升,要求茶文化在中职教育的传播与弘扬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中职教育的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播环境的独特性,校园广告的传播渠道呈现出有别于普通商业广告的特殊性.校园广告传播渠道也因为把关人缺失,在广告传播活动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本文从理解媒介特性、兼顾社会效益和加强行政监管三方面入手,探讨校园广告传播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11.
擂茶是中国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也是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通过对擂茶的起源、制作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客家人饮茶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古老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历经西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到了唐代饮茶的风俗空前兴盛。宋元明清到现在,饮茶的风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中国特色的“茶艺”。在中国唐朝时代扎根的茶文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谴唐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日本形貌的“茶道”文化。从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和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道”、美意识、及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英言语交际文化略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交际文化是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中英言语交际作了初略的探讨,并列举了一些事例,试图说明交际文化对交际的制约性,以及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泉州茶文化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晋末.宋元时期,饮茶之风盛行于官府、士族、寺院、民间,茶产业得到初步发展.明代中后期茶树无性繁殖法的发明,使得茶叶产量徒增,茶产业开始进入商品化时代.清代以来,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的采用,使得茶叶产量高、质量优,茶产业得到兴盛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华饮食文化的宽视野、多角度、深层次,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以及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和积累并影响世界的宝贵财富,但其至今还没有确立在学科体系中的正式地位。要建立独立的饮食文化学科,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实为极其重要的步骤。唯此,才能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使世人充分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克服饮食文化在西方主导的学科体系中缺乏地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habits and customs, log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cultural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ere are pragmatics differences in social greetings, thanks, banquets, invitations, and apologie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habits with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s and language features and study the pragmatic failure led by peopl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高校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向留学生积极开展文化教学。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融自然、社会、哲学、文学、艺术、美学、风俗于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反映了中国当代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中国茶文化的这些特点,从茶切入,以茶为媒,将茶文化与其他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中华文化教学组织,能让留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与中国相比,俄罗斯人接触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想当重要的位置.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饮茶的历史、饮茶习俗、茶具等方面,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