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虹余 《新闻世界》2013,(10):240-241
在网络时代,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先后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由于价值方面的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方面的较量。新浪微博早于腾讯微信产生,而且用户群也大大超过了腾讯微信的用户群,但是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2.
以微博作为分析主体,采用竞争对手分析方法与竞争态势矩阵对其进行竞争态势比较分析。在确立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为竞争对手之后,通过对竞争对手目标、竞争对手现行战略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微博软实力、微博硬实力与微博关注度,形成竞争态势矩阵,全面而充分地揭示现行微博竞争态势,并做出发展展望,以示启发。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者为普通受众提供新鲜及时的内容,普通受众则从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不停地传递着不同价值的内容,不同价值的信息流动使得社交网络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的内容和话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容不同是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而在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其实是网络社交平台之间人际社会关系差异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4G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衍生出了新的媒介形式。近年来社交媒体普及周期越来越短,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作为新生力量不断引发新的革命以及产业链的变革。而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微信横空出世,打破了微博的垄断地位,微信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微信与微博都有着非常强大的用户基础,据CNNNIC中心发布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规模已达到5亿,而腾讯微信开通两年用户就已经达到3亿。  相似文献   

5.
6.
对于网络营销,微博和微信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区别:微博通常是“一对多”,更像是传统的广告或广播,而微信通常是“一对一”,像对话;微博的送达率极低且基本不可统计,微信的送达率几乎是100%.在使用微博和微信进行图书的推广和营销时,应针对两者的特点设计和实施具体活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与补充;还可以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小技巧和活动来促进销售和推广;注意与受众互动,重视反馈和贴心沟通,多关注不断出现的新应用.不管进行哪种形式的营销,都要注意不能过度,要关注细节、区分对象、顺应潮流.  相似文献   

7.
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自身独特的突发事件传播机制。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的传播进行分析,比较微博和微信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特点异同,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微博微信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并且具有网络媒体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微博微信,可以为广播节目带来更多的活力。文中分析了微博微信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应用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浪微博自成立至今已有5年,它的出现无疑又掀起了一波应用的高潮,也为无数有创业梦想却没有殷实启动资金的个人带来了机遇。本文梳理了新浪微博的发展史,分析了微博上的个体创业现状,又比较了同类微博和不同C2C的区别,阐述在新浪微博上创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赵前卫 《今传媒》2014,(12):16-17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与微博成为最常用的两大社交应用和信息获取平台,但在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泛滥,污染传播生态,影响正常信息获取与社会交往。本文从平台属性、用户关系、信息内容、平台开放度、信息甄别机制五个方面,比较了微信与微博的信息传播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谣言的内容、谣言传播效果、辟谣机制三个方面比较微信和微博中的谣言传播。  相似文献   

11.
微博、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及较高的用户依赖性,成为高校创新档案服务手段的新平台。以"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为例,从开通现状、信息推送量、更新频率、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微博、微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档案馆微博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实现"双微"平台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12.
庞旭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99-201
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加V名人探讨“方韩之争”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当今网络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状况.本文作者发现: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强调的理性交往与批判,包括公共性等特征,均面临严峻挑战.网络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3.
徐姗 《新闻世界》2014,(7):207-208
本文从私人情境、公共情境、人际传播情境以及大众传播情境这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微信与微博在媒介情境上的变化。进而结合麦克卢汉和梅罗维茨的媒介观点,分析这一媒介情境变化对用户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与微信二者都属社会化媒体,鉴于微信相比于微博更新、更接近于普通用户生活,一部分人持有微信有取代微博之势的观点.然而,通过分析微博与微信在传播、社交、沟通3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论证了微博与微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庆贺 《新闻世界》2014,(10):140-141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来临。微博与微信是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社交媒体,是新兴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分享与获取的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后来居上,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正在全力赶超曾经异军突起的新浪微博。本文主要通过新浪微博与微信的SWOT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经营模式的不同,探讨微信是否能在将来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取代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也在这一年之内,新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部分,世界各族人民都在感受着新媒体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精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得新媒体日益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新技术。本文从微信微博的相关界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究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京报评论微博、微信官方平台相继开通,依靠新京报评论版高质量的内容及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创新,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范例。然而,其微博、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内容上主要依靠报纸评论版块内容,只是纸媒评论的推送平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新较少,新媒体的互动性不足,带有传统媒体单向式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折江虹 《新闻世界》2014,(7):193-194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许楷 《今传媒》2016,(8):65-66
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微信微博与国内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关系的相关文章,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的几个方面。从微信、微博的传播机制与特征,微信、微博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角色,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跨媒体传播模式,公共事件中的舆情演变,微信、微博与公共事件报道的问题及相关策略性研究等角度来概括论述,探讨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