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评语是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对作文的点评,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文章围绕评语有的放矢,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所收获;评语饱含关爱,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评语立足育人,通过评语激发学生的情感;评语启发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任红梅 《考试周刊》2012,(25):46-47
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天地里自由徜徉,感受作文的快乐呢?我想,提高作文评语的艺术性,给评语一点"美",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一、多加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渴望被赏识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尊重。推及作文教学: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老师鼓励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评价不光是单单地评改作文,更主要的是评学生,关注学生。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心理出发,启发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将充满感情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通过评语的人文性去打动学生的心灵,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评语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给学生关爱,写激励式评语作为语文教师,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对学生求全责备,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文评语正面鼓励性评价少,抽象空洞批评的套话多,以至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读老师的评语。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作文评价的本质和评价时角色的定位。展望作文评语的走向,我们要特别关爱人,要倾心珍视文,要改革评语形式,要活化评语语言,从而开创作文评价新局面,切实提高作文评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语的效度与评语的修辞密切相关,评语修辞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评语主体对自身言语角色的把握、评语主体的修辞动机和评语主体对言语接受者有关情况的了解等,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评语效度的大小。高效的作文评语体现着对言语接受者(学生)的理解、尊重、鼓励和引导,并以其规范和魅力吸引他们闻言而动,自觉完成自身的语言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窗口,作文评语写作是作文评改的关键,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环节。评语或肯定成绩表扬鼓励,或指出不足警醒鞭策,学生从中看到进步,兴趣倍增,了解缺陷,受到鼓舞。从心理学维度对作文评语进行优化,讲究评语的人文性、激励性、针对性、启发性、评语标准的可塑性,准确把握学生作文心理,切近学生作文实际,妥善予以反馈,以充分发挥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注重作文修改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的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教师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的批改是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自主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多就少改” ,鼓励为主根据小学生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 ,教师批改作文时可采取鼓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要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 ,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 ,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给他们前进的动力。作文评语不仅要评点立意、选材、构思 ,还应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  相似文献   

8.
常有学生说:听到作文头痛,看到作文心烦。而不少教师也抱怨说:批改作文头痛,写起评语心烦。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的总结性评价,这些评语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一段好的评语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发展学  相似文献   

9.
壮凌云 《学子》2013,(6):61
一、慎用否定性评语,以鼓励性评语为主作文评价应注重鼓励,尽可能多地发现和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指出文章构思上的巧妙和语言上的表现力等。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明确指出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和方法,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动人处和闪光点。比如,精彩的作文,老师可在评语里说:"我看到了一位妙  相似文献   

10.
李芝芬 《考试周刊》2008,(11):76-77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那么 ,作文评语究竞要怎么写呢?我想,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评语不仅应该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更应该对学生的写作心理、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寻找亮点--鼓励学生"寸有所长";2.商讨修改--促进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真诚谈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作文作出的评价,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有效手段。优秀的作文评语应发挥其特定的作用。一、激趣作文评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哪怕是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作文教学中,我以作文评语作为突破口,力求寻找一条操作性强,学生容易学习的作文途径。优化作文评语,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评语中单纯侧重对学生的写法指导为侧重与学生的对话、谈心等情感交流,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燃起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3.
1.示范性评改。尊重个性。示范性评改,要有很大的宽度,是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和进步的阶梯。在作文评改时,要尽力缩短师生间表达与欣赏的距离。教师必须怀着一颗“童心”,蹲下来走近学生心灵,这样才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待。  相似文献   

14.
一、情感教学应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活动,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的重点。首先,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小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理解、尊重、鼓励和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微笑和鼓励带入课堂,尊重、理解、感化学生,满怀信心地期待他  相似文献   

15.
最近 ,我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作文评语的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最反感的评语是“优、良、中、差”或一个简单的“阅”字 ;多数学生不希望在评语中看到过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 ,希望在评语中得到教师适当的鼓励和中肯的批评……通过调查 ,我意识到评语虽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 ,但“小环节”中可见“大文章” :好的作文评语既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阶梯 ,还是诊治学生写作问题的良方。一、好的评语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作文讲求真情实感 ,学生常常通过作文向老师表露情感 ,…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教师不爱写作文评语,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讲,也不无道理。可是,没有评语,作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再者,每次只给个分数,对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无影响?集体的评讲能完全代替个体的指导吗?作文评语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怎样写好作文评语呢?一、尊重、宽容,评出希望学生的习作无论好坏,都是他们辛劳的结晶,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特别是那些所谓的“跑题”之作,更不能一棍打死,一律示以零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能改,善莫大焉”,也许这个错误的纠正需要很长时间,若以宽容之心去鼓励,也…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一个评价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教导,写作文评语必须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指导思想,做到文质兼美,对文章记叙的事物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论,并蕴含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受到深刻的教育。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增强爱的效应呢?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的批改中,评语至关重要。调查显示,有92%的学生关心作文的评语超过了关心作文的分数或等次,由此足见评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评语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批改的成败。那么怎样写好评语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一、恰当表扬,慎重批评恰当表扬,会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与信心;慎重批评,则是对学生具体的帮助和有力的促进。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要把严格要求与保护、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结合起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作文中的优点,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在评语中给予充分的肯定,以…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原则是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同样适用.这条教学原则应该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长期贯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没有了情感基础.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无从谈起。所以.注重情感.尊重个性.写出具有特色的学生习作评语.应该是我们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鼓励性评语、人文化评语和情感式评语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伟 《文教资料》2010,(36):103-105
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不能只是评述其优劣,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作文评语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把作文评语写到学生的心坎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评语生硬、刻板,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或空洞、含糊,使学生认为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苦的事。只有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